小儿推拿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

2017-9-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小儿生理、病理及生长发育特点

1.生理特点

①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三不足,二有余:肾常虚、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

②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纯阳:小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表现得生机旺盛,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2.病理特点

①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故对疾病的抗病能力差,加之寒冷不能之调,饮食不能自节,易感受外邪侵袭或饮食所伤,易于发病。

②小儿病后变化迅速,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若调治不当,易由轻转重,由重转危。

由于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活力充沛,加之病因单纯,无情欲所伤及悲观忧郁影响,只要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易于康复。

3.小儿生长发育特点

生长:表示形体的增长,

发育:表示各种功能的演变。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遗传因素、孕母情况、乳食喂养方法、营养状况、居住环境、疾病以及后天教育因素等。

(1)体格生长

小儿体格生长,有各项生理常数,是通过大规模实践测量的数据加以统计得出,可再用于临床,来衡量和判断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并为某些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①体重

测量体重,应在清晨空腹、排空大小便、仅穿单衣的状况下进行。小儿体重的增长不是匀速的,在青春期之前,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高。出生时体重约为3kg,出生后前半年每月增长约0.7kg,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约0.5kg,1周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约2公斤。

小于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0.7x月龄;

7-12个月体重(kg)=7+0.5x(月龄-6);

1岁以上体重(kg)=8+2x年龄。

体重测量可以反映小儿体格生长状况和衡量小儿营养情况,并作为临床用药量的主要依据。

②身高

出生时身长约为50cm,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约25cm,其中前3个月约增长12cm,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2周岁后至青春期身高增长平稳,每年约7厘米。临床可用以下公式大致推算2岁后至12岁儿童的身高:

身高(cm)=70+7x年龄。

身高增长与种族、遗传、内分泌、营养、运动、疾病等因素有关。

③囟门

囟门分前囟、后囟之分。前囟是额骨和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后囟是顶骨和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前囟的大小是指囟门对边中点间的连线距离。前囟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闭合。后囟部分小儿出生时已闭合,未闭合者正常情况应在生后2~4个月内闭合。

囟门反应小儿颅骨间隙闭合情况,对某些疾病诊断有一定意义。囟门早闭且头围显小于正常者,为头小畸形;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常见于解颅(脑积水)、佝偻病等。囟门凹陷多见于阴伤液竭之失水;囟门凸出多见于热炽气营之脑炎、脑膜炎等。

④头围

足月儿出生时头围约为33~34cm,出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各增长6cm,1周岁时约为46cm,2周岁时约为48cm,5周岁时约增长至50cm,15岁接近成人,约为54~58cm.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有关。头围小者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常提示为解颅(脑积水)。

⑤胸围

胸围的大小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初生儿胸围约32cm,1岁时约44cm,接近头围,2岁后胸围渐大于头围。一般营养不良或缺少锻炼的小儿胸廓发育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晚;反之,营养状况良好的小儿,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则提前。

⑥牙齿

人一生有2副牙齿,乳牙(20颗)和恒牙(32颗).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约在2~2.5岁出齐.出牙时间推迟或出牙顺序混乱,常见佝偻病、呆小病、营养不良等.自7~8岁开始乳牙按萌出先后逐个脱落,代之恒牙。

⑦呼吸、脉搏(单位:次数/分钟)

新生儿的呼吸:45~40,脉搏:~;

小于1岁的呼吸:40~30,脉搏:~;

1~3岁的呼吸:30~25,脉搏:~;

3~7岁的呼吸:25~20,脉搏:~80;

7~14岁的呼吸:20~18,脉搏:90~70.

(2)运动发育

小儿运动发育有赖于视感知的参与,与神经、肌肉的发育有密切联系。发育顺序由上到下、有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进展。

①粗运动

新生儿仅有反射性活动和不自主的活动;1个月小儿睡醒后常作伸欠动作;2个月时扶坐或侧卧时能勉强抬头;4个月时可用手撑起上半身;6个月时能独坐片刻;8个月会爬;10个月可扶走;12个月能独走;18个月可跑步和倒退行走;24个月时可双足并跳;36个月会骑三轮车。

②精细运动

手指精细运动的发育过程:新生儿时双手握拳;3~4个月时可自行玩手,并抓东西;5个月时眼与手的动作取得协调,能有意识地抓取面前的物品;5~7个月时出现用匙,乱涂画;18个月时能摆放2~3块方积木;2岁时会翻书页;3岁时会穿简单的衣服。

(3)语言发育

语言是表达思维、意识的一种方式,语言发育反映神经的发育。小儿语言发育分4个阶段:①发音阶段(新生儿-3个月);②咿呀作语阶段(5-8个月);③单语句阶段(1岁);④成语阶段(2-7岁)。

小儿语言的发育,与神经发育密切相关之外,还需有正常的听觉和发音器官,并与后天教养有关。

二:小儿推拿学习方法与步骤

学习小儿推拿,1.必须精通理论用于指导实践;2.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手法,以取得推拿疗效。

学好基础理论知识:学好中医基础理论,全面掌握生理、病理、诊断、预防治疗的基本法则。如中医基础的阴阳五行、四诊、八钢辨证、经络穴位,人体生理解剖等基础知识。

熟记人体穴位、操作及功用、主治、适应证、禁忌证等。

熟练掌握操作手法。

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针对不同体质、疾病性质不同,转化过程复杂等,做出相应的手法调整。

三:基本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要达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的基本要求,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做到轻快柔和、平稳着实,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快而不乱,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实达病所。手法是治疗的手段,对疗效有直接的影响,要达到常用的标准,做到熟练灵活,运用自如。

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

按、摩、掐、揉、推、运、搓、摇。

操作顺序按治则及取穴的部位灵活掌握,对刺激重的手法放在后面做,以免小儿哭闹影响推拿治疗。

形意内功推拿手法中的小儿推拿手法,有自己的十大手型,与市面的小儿推拿手法差异较大,突出的是中医的整体观,做全身推拿调理,而不是哪痛治哪,哪病治哪的思路。形意内功推拿擅长调理人体气机的升降沉浮,在疗效上更加突出。在治疗儿童脑瘫类疾病方面,取得不少成功案例和经验。

形意内功推拿“以指代针、以气为药”,调和气机的升降沉浮,不仅可有效调理颈、肩、腰、腿等外科病症,更擅长调治感冒、咳嗽、肠炎胃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帕金森、脑瘫和中风偏瘫等内科疑难杂症。

将颤、震、滚等高端推拿手法运用在具有远红外线及超声波脉冲波能够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玄黄砭石上,达到热敷温补、活血正骨、祛邪扶正的调理疗效。该调理手法简称“玄砭扶正推拿手法”。擅长调理各种痛症、骨关节病、常见内科杂病、阳气虚患者、中老年常见病。

形意内功推拿·桂林培训和调理基地。

咨询.(可加







































涓硅姫鑳跺泭鏄笉鏄不鐧界櫆椋庣殑鑽墿
鍝釜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bfz/7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