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用对,宝宝发热才能退
2017-9-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医院-----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影响机体各种调节功能,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确认发热的孩子,应积极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宝宝发热的/指标人体正常体温:腋温36-37℃
肛温36.5-37.7℃
口温36.2-37.5℃
以腋温为主:低热37.5-38℃
中度热38.1-39℃
高热39.1-40℃
超高热40.1℃以上
发热的常见/热型小儿热型不如成人典型,近年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使热型发生变化,同时热型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意义受到影响。
(1)稽留热持续发热,体温波动很小,一般不超过1℃;
(2)弛张热发热体温波动在1℃以上,最低体温未降到正常;
(3)间歇热发热回到正常至少24小时又发热;
(4)双峰热24小时内发热有两次高峰;
(5)复发性或再发性发热发热多次发作,每次持续数日,发作期间1至数日体温正常;
(6)不规则热热型无一定规律。
宝宝发热的/原因婴儿发烧的原因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外在因素: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2)内在因素: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3)其他因素: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38℃对于宝宝们来说,发烧是常事,一般宝宝发烧都没有什么大碍,那是正常的现象。宝宝发热时,如果是六个月以内医院就诊;而一般情况下,宝宝如果发烧在38.5℃以下,建议只用物理方法帮助宝宝降温。体温超过38.5℃时,才给宝宝吃退烧药。
(1)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宝宝发烧,就要用被子把宝宝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宝宝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2)宝宝发烧物理降温:
◆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对于宝宝我们不建议用)
(3)补充充足的水分
宝宝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会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爸爸妈妈在宝宝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常用的物理/降温(1)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还可加敷腋窝和腹股沟等处。不提倡用冷水或酒精等擦浴。
(2)药物降温常用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小儿)或布洛芬(6个月小儿)口服或直肠给药,每4~6小时可用药一次,小儿应慎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瑞士综合征),一般不主张单用激素退热。
新生儿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3)中医药降温针灸,中药口服、外敷或灌肠,推拿。
(4)人工冬眠疗法是以药物(氯丙嗪和异丙嗪两种药物等量混合)和物理降温相结合的一种降温方法。人工冬眠具有强有力的中枢神经保护性抑制作用,能使机体沉睡、降温、代谢率降低、耗氧量减少。主要适用于重症感染所致的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惊厥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其他对症支持/治疗(1)提供舒适的降温环境,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衣着要凉爽透气,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
(2)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大小便通畅。
(3)给患儿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
擦浴的禁忌:在给宝宝做温水擦浴或者酒精擦浴时,记住这几个地方时不能擦拭的,心前区、耳后、腹部、足底。
温馨提示:宝宝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影响机体各种调节功能,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因此,请各位医院就诊。
医院门诊楼四楼儿科-
宝宝的成长我们默默陪伴长按下方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正规早期白癜风治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