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等于生病季小小征兆不容忽视
2018-10-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节目预告开学了,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气候的变化,人类机体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但对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儿童来说,一些细菌、病毒便会趁虚而入,家长如何为孩子做好学期“保健计划”呢?今天下午3:00播出的《活到岁》节目,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薛征,为你讲述中医独特的儿童“保健法”,欢迎收听。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很多家长们却开始进入了紧张状态:“老师您好,我家孩子抵抗力比较弱,今天在学校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中招”呢?”这成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交流内容,比起成绩的提高,现在的家长们更加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开学秋季易患疾病手足口病
9月是手足口病好发时节,幼儿园易出现聚集性发病。开学后幼儿园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儿童家长、学校老师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以防大人因隐性感染而将病毒传播给儿童。若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儿童家长要及时告知患儿所在幼托机构,以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高。传染源是流感患者。流感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日-3日。如果感染了流感病毒发病,会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等“感冒”样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感染性腹泻夏秋交替之季是腹泻等肠道疾病的高发期,这与夏秋交替气温变化以及饮食有关。随着暑热渐退,昼夜温差加大,人体肠道抗病能力减弱,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就容易引起腹泻,尤其是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场所更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腹泻的症状大多表现为发烧、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预防腹泻要注意卫生,勤洗手;不要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家长要杜绝给孩子吃冷饮;要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不吃冰箱储存过久的食物。
流行性腮腺炎它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可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六七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感染后有持久免疫力。感染后发病,先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炎症。食疗小知识1、在秋冬季节由于天气干燥可以给宝宝喝点蜂蜜水,蜂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够起到润肠和养肺的功效。给宝宝喝蜂蜜水可以预防宝宝再秋季由于天气干燥而造成的便秘。同时要注意的就是要用温水给宝宝冲服蜂蜜,水太热会损坏蜂蜜里的营养成分的。2、百合也是适合秋冬季宝宝食用的,百合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并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可以将百合与大米一起煮粥?,同时加入适量的银耳,再放上点白砂糖给宝宝喝,宝宝会非常喜欢喝的。3、到了秋季是很多水果成熟的季节,最常见的就是梨了,秋季给宝宝吃梨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的功效,防止及治疗由于秋季天气干燥造成宝宝咳嗽,有助于止咳化痰。给宝宝吃梨可以在锅里面给宝宝蒸熟了再吃。也可以给宝宝煮梨汤喝,再加上点冰糖宝宝会很爱喝的。4、秋季也是南瓜成熟的季节,可以煮南瓜粥给宝宝喝,南瓜味甜煮出的粥香甜可口宝宝非常爱喝。南瓜中含有或萝卜素能够再身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所有在秋季给宝宝喝南瓜粥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身体免疫力,是适合秋季宝宝吃的食物。5、大枣也是秋季适合宝宝吃的一种食物,大枣具有润肺养胃,补气生津的功效,是养身的最佳食物。可以把大枣蒸熟后给宝宝吃,营养更高。秋季给宝宝吃大枣不仅有营养还有防治腹泻的作用。秋冬季节天气逐渐变凉,而校园是一个人群相对比较集中的环境,所以,经常会出现疾病在班级中传播开来的现象,例如流感,咳嗽、腹泻等,都是校园里孩子的常见疾病,针对常见的这些疾病,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生活细节方面①注意保暖:开学后,逐渐进入秋冬季节,气温会逐渐降低,小孩子的抵抗力较成人薄弱,要注意气温的变化,随时加减衣物。②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③早睡早起,调整孩子们作息时间。④在校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1小时体育锻炼,回家后可和家长一起锻炼,最好不少于半小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运动时,一定要穿适合锻炼的衣服及运动鞋,预防伤害。日常饮食方面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充足的营养是健康成长的保障。饮食上需要注意一下几点①素搭配营养全;注意饮食卫生,在外就餐要选择有卫生许可证的餐馆就餐。②瓜果蔬菜选当季,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中医保健方面针对孩子抵抗力比较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下几种常用的保健方法,增强孩子抵抗力
①敷贴疗法医院中医目前的临床经验来看,中药敷贴对于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小儿肠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过敏性紫癜、遗尿、抽动秽语综合征、单纯性肥胖等儿童常见病疗效较好。据刘殿玉介绍,医院中医科对各种汗症、流口水、多涎症、腹痛、肺炎、腹泻、口腔炎、口疮、鹅口疮、便秘、遗尿症、咽炎等疾病,制定了止汗散、止涎膏、暖脐膏、敷胸散、止泻散、泄火散、遗尿膏、通便膏进行药物贴敷,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②香佩疗法小儿香佩疗法是将某些芳香性药物研成细末,装入布袋,佩戴于小儿胸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将具有防邪辟疫或醒脾开胃作用的芳香性药物合理配伍,研成细末,装入瓶内,盖紧瓶口备用。取新棉布一小块,做成约4.5×6.5厘米大小的布袋一只,内衬以少许新棉或药棉,再取上述药末适量纳入其中,封好袋口,即成香袋,令小儿昼夜佩于胸前。若为美观和迎合儿童新奇心理,也可用锦缎和彩线将小袋做成动物脸谱或荷包等,使儿童更乐意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