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猪伪狂犬病之三

2016-1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标题全面认识猪伪狂犬病之三            4、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依据病毒株、猪的年龄、感染剂量和感染途径不同而异。共同特征是猪的年龄越大,抵抗力越强;对成年猪,低毒力毒株感染后病毒复制可能仅仅局限在感染局部,而不表现临床症状。自然条件下,非常小的感染剂量即可使猪出现血清阳转或使其成为无症状潜伏感染者。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发病特点

4.1、病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程随年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6d,少数达10d。妊娠母猪:妊娠母猪感染后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及分娩期后延,以产死胎为主。流产常发生于感染后的lOd左右,流产胎儿的大小较一致。

母猪新疫区可以造成60%~90%怀孕母猪流产和死胎,并主要发生于临产前的母猪。老疫区所造成的损失则与猪群的免疫状态和病毒的毒力有关。感染母猪有时还具有屡配不孕、返情率增高的表现。母猪在产死胎的同时,也能产出一些活仔,但体弱,多在1~3天内死亡死前表现呕吐腹泻,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也有的仔猪出生时是健康的,5~6天开始陆续发病。这类病死的仔猪是由于它们的母亲感染了伪狂犬病,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在乳汁中含有大量病毒,仔猪通过吮乳而感染本病(母乳传播,这也是临床本病传播的一种方式。成都蓄康生物专注母猪围产期问题批注)。

哺乳仔猪刚生下乳猪都很健壮,膘情极好,产仔数亦相当高。发病仔猪眼眶发红,闭目昏睡,接着病猪体温升高至41~41.5℃,精神沉郁,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有的病猪呕吐或腹泻,其内容物为黄色。病猪两耳后竖,初期遇到声音刺激,发生兴奋和呜叫,后期出现声音。任何强度疼痛刺激,都叫不出声音,只能引起肌肉反射活动(如局部肌肉频细和粗大震颤)。有的病猪后腿抬起呈“鹅步式”。病猪眼睑和嘴角有水肿、腹部几乎都有粟粒大小的紫色斑点,有的甚至全身呈紫色,病初站立不稳或步行蹒跚,有的只能向后退行,步态和姿势异常,容易跌倒,进一步发展为四肢麻痹,完全不能站立,头向后仰,四肢划游,或出现两肢开张和交叉。几乎所有病猪都有神经症状,初期以神经紊乱为主,如发病仔猪神经紧张眼发直,后期以麻痹为特征,最常见而又突出的是间歇性抽搐,肌肉痉挛性收缩,癫痫发作,仰头歪颈,角弓反张,一般持续4~10min,症状缓解后病猪又站起来,盲目行走或转圈。有的则呆立不动,头触地或头抵墙,持续几分钟至10min左右,才缓解。间歇10~30min后,上述症状又重复出现。3~5天内是死亡高峰期,有的整窝整窝死光。发病仔猪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嗜睡、呜叫、呕吐、拉稀,一旦发病,1~2天内死亡。病程最短4~6h,最长为5天,大多数为2~3天,发病24h以后表现为耳朵发紫,出现神经症状的乳猪几乎%死亡,发病的仔猪耐过后往往发育不良或成为僵猪。母猪感染本病,能产生较高的抗体,仔猪在哺乳期间可从乳汁中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断奶后失去了母源抗体的保护,仍可发病,病死率可高达95%。随着日龄的增长,症状逐渐减轻,60日龄以上的猪,感染后,只表现短期发热、食欲减退,有的出现咳嗽和呕吐,经3~5天后自愈。

20日龄以上的仔猪到断奶前后的小猪:症状轻微,体温41℃以上,呼吸短促,被毛粗乱,不食或食欲减少,耳尖发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低于15日龄以内的奶猪。但断奶前后的仔猪若拉黄色水样粪便,这样的仔猪%死亡。断奶仔猪发病率在20%~40%左右,死亡率10%~20%左右,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拉稀、呕吐等。

4月龄左右的猪:发病后只有轻微症状,有数天的轻热,呼吸困难,流鼻汁,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有的呈“犬坐姿势”,有时呕吐和腹泻,几天内可完全恢复,严重者可延长半个月以上,这样的猪表现为四肢僵直(尤其是后肢)震颤,惊厥等,行走相当困难,也有部分猪出现神经症状而往往预后不良。哺乳仔猪发病的同时,该窝的母猪有时出现厌食、便秘、震颤、惊厥、视觉消失或眼结膜炎,母猪多呈一过性或亚临床感染,很少死亡。有的母猪分娩延迟或提前,有的产下死胎、木乃伊或流产,产下的仔猪初生率极小,生命力低下。弱胎产下后2~3天死亡。流产发生率约50%。

4.2、脉管坏死(脉管炎)

本病毒具有泛嗜性,能在很多细胞内增殖。许多毒株能在皮肤细胞内增殖,并引起脉管坏死。据于文志()报道伪狂犬病猪皮肤脉管坏死表现有3种病状:第一种,是最多见的。在病猪腹股沟处、后肢内侧皮肤出现青蓝色星状斑点。病情较重的,还可在猪体的胸前、肘后、前肢内侧、整个腹下等部位见到相同的病状。同一头病猪各部位的斑点大小相近,色泽致,分布均匀,密密麻麻。星状斑点因猪的大小有所不同,新生仔猪发病斑点小于粟粒,断奶前后仔猪发病斑点大于粟粒,育肥猪发病斑点高梁粒大小。在发病后期,自毛猪全身呈现青白色,是全身皮肤脉管坏死的表现。第二种,较为少见。除具有第一种外,兼有耳郭外面皮肤呈现弥散性青蓝色。第三种,比较多见。病猪乳头呈青蓝色,有的在乳头基部发生绿豆大的青蓝色斑点。发生病变乳头有几个至全部不等。星状斑点样病状,能在病猪康复过程中逐渐消退。病猪自愈或用伪狂犬疫苗紧急免疫后康复,皮肤蜕落一层污垢,恢复正常红润色泽。在临床上,依据病猪皮肤脉管坏死这一特征症状,结合其他病症做出临床诊断,简捷、准确,便于应用,其临床诊断意义十分明确。

4.3、猪群首次暴发伪狂犬时的临床症状:刘显煜报道,

阴性猪群首次发生伪狂犬病时,多呈暴发性。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方面,可以见到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包括育成猪出现短暂如感冒样症状;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和木乃伊;哺乳仔猪出现致死综合征和高死亡率(40%~80%),死亡仔猪肝脏、脾脏有灰白色坏死点、肾脏表面出现大量针尖大出血点等病变。用病料接种家兔出现剧痒而死,临床症状十分明显。

阳性猪群的临床症状:阳性猪群发生伪狂犬病时,有时呈暴发性,更多时候呈散发性,常见不到典型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形式多样,无临床经验或不做实验室检验,多会做出错误诊断,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较轻。出现与阴性猪群首次发病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变。成都蓄康生物专注母猪围产期问题批注。

①除怀孕母猪出现流产外,哺乳仔猪及其他猪臾表现正常。

②仅哺乳仔猪或部分哺乳仔猪有腹泻(拉黄色稀粪),精神不振,颤抖,消瘦死亡等病状,怀孕母猪和其他猪只均无异常。目前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最为多见,常让人们误认为是黄白痢或母猪奶水不足。

③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同时发病,其余猪只见不到症状,这种情形有时可见到。

4.4、执行免疫注射的猪群会发生疫情,出现疫病后,使用疫苗给猪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又可以控制疫情。这种情形也较为多见。

4.5、发生过伪狂犬病的猪群会长期带毒,并呈隐性感染状态。在隐性感染状态下的病毒,猪群可再次发病,又可以与猪群“和平相处”。笔者曾见过两个发生伪狂犬病的猪场,在疫病平息后,没有作任何特别处理(包括免疫注射),虽然检测猪群血清时阳性率极高,但多年来猪群一直都处于“正常”状态。

4.6、猪群发生伪狂犬病后,无论大小猪只,其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胸膜肺炎)都会明显增加。虽然猪伪狂犬病在临床上有其多样性,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难度,但我们只要掌握本病特点,做出正确诊断并不难,而且还可以通过实验动物(家兔)接种、病毒分离鉴定和ELISA可区分野毒和基因缺失疫苗抗体)等,这些方法都比较准确、可靠。

4.7、年后伪狂犬病的临床新变化

当下最新临床表现:

1、妊娠中后期发生流产风暴,临床表现为:整窝整窝流产、死胎、弱仔、窝平均有2~5头白胎;

2、1~15日龄哺乳仔猪出现口吐白沫、四肢作划水状,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呼吸困难等,24h~36h左右即衰竭而亡,死亡率可达%;

3、70~90日龄育肥猪出现莫名发热和呼吸道症状;

4、猪伪狂犬流行区域内狗、猫感染伪狂犬病后临床表现为流涎、死亡;

5、剖解发病哺乳仔猪可见扁桃体溃疡、脑膜充血、肝脏密布白色结节、脾脏淤血、表面可见大量白色坏死灶。

6、阴性猪场转阳规律一般是育肥猪---母猪---乳仔猪。育肥猪发病时往往与传胸、巴氏等混感而发热,甚至死亡。成都蓄康生物专注母猪围产期问题批注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年全国有16个省市家规模化猪场送检的临床病料余份,有46%的规模化猪场为野毒感染场,部分种猪场群阳性率可达到70%以上。同时国内多家科研单位调查发现,免疫猪群中监测到了野毒感染,伪狂犬病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新的形势令养殖户不断蒙受损失。当前流行的猪伪狂犬野毒多基因出现标志性突变和连续的碱基缺失,猪伪狂犬病毒或疫苗毒产生的抗体,无法完全中和野毒。成都蓄康生物专注母猪围产期问题批注

            5、猪伪狂犬病的病理变化成都蓄康生物专注母猪围产期问题          

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染,但随猪年龄的不同其症状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较大猪发病过程较长,康复率也较高,成年猪可能没有症状,但一般不呈现瘙痒症状。哺乳仔猪最为敏感,发病后呈急性型致死过程,15日龄以内仔猪表现为最急性型,病程不超过72h,死亡率%,由于病毒的泛嗜性,使病理变化呈现多样性,在诊断上具有参考价值的变化是鼻腔卡他性或化脓出血性炎,扁桃体充血,水肿、坏死并伴以咽炎和喉头水肿,勺状软骨和会厌皱襞呈浆液性浸润,并常有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覆盖,肺充血、水肿,上呼吸道常见卡他性、卡他化脓性及出血性炎症,内有大量泡沫样液体。上呼吸道内含有大量泡沫样的水肿液,喉黏膜和浆膜可见点状或斑状出血。淋巴结特别是肠淋巴和下颌淋巴充血、肿大、间有出血。此外尚可见一些器官的灰白色或黄白色坏死灶,其直径在1~2mm大小,出现率为:淋巴结75%,扁桃体、肾63%,肝、脾、心38%、肾、肝的坏死灶周围有红色晕圈。心肌松软、心内膜有斑状出血,肾点状出血性炎变化,肾上腺切面散在坏死点,胃底部可见大面积出血,小肠黏膜充血、水肿、黏膜形成皱褶并有稀薄黏液附着,大肠呈斑块状出血。脑为非化脓性脑炎,脑膜充血,水肿、脑实质有点状出血,病程较长者,脑脊液都明显增多,心包液,胸、腹腔液亦增多,肝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渗出。成都蓄康生物专注母猪围产期问题批注

许多毒株能在皮肤细胞内增殖,并引起脉管坏死(Naritaeta1,)。如新生仔猪急性死亡皮肤脉管坏死,腹下皮肤呈青蓝色星状斑点隐约可见,病程较长的仔猪腹下、前后肢内侧皮肤密布青蓝色粟粒大小星状斑点。有的猪部分或全部乳头呈现青蓝色病状。个别仔猪乳腺外侧出现数个黄豆粒大小串珠样肿,外观青蓝色。

组织学变化组织学检查发现所有病例都有大脑变化,灰质和白质同样受影响,最明显的变化是额和颞部。小脑的变化是脑膜炎。细胞变化与病变的程度有关,神经元发生广泛性坏死并伴有噬神经现象,神经元周围神经胶质增生和血管套。神经元的变化和坏死通常呈灶性,病灶间距较大,并伴有胶质细胞变性和坏死。血管套的厚度差别很大,最厚达到8层细胞。其细胞成分主要是小单核细胞和少量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及巨噬细胞。脑膜也发生类似的血管套样细胞浸润。脑实质中小血管扩张充血,周围有淋巴样细胞,组织细胞呈围管浸润,即形成“脑血管套”。神经胶质细胞弥慢性或局灶性增生,可见多个神经细胞坏死崩解,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大脑枕叶有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细胞结节,桥脑、延脑内毛细血管周围亦有单核细胞,小淋巴细胞形成的血管套。肝实质中有大量大小不等的分界明显的坏死灶,多位于肝小叶周边区,坏死组织呈凝固性、粉红色,但色彩深浅不一,其中分布着多量蓝紫色坏死崩解的细胞核碎粒,周围附近小血管充血,血管周围间隙有少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其他部分肝细胞肿大,颗粒变性,各级小血管,肝窦充满红细胞、肝小叶结构紊乱。

脾组织内有许多分界清晰的坏死区,在坏死区内粉红色坏死物中混杂着多量的兰染的细胞核崩解颗粒及一些红细胞,脾小体多数变成坏死区而消失,小血管多数坏死,红细胞漏出,少数和残存的各级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聚集。脾索网状细胞大量增生,脾窦及其周围有多量的红细胞分布,窦内皮细胞、巨噬细胞数目增多,脾窦界限不清

呼吸系统出现坏死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肺泡炎,并可见大量的纤维渗出。肺组织内有少量的,但界限也很明显的坏死灶,灶内主要是核崩解的蓝色颗粒,衬以少量的粉红色坏死灶溶解物,灶内血管尚完整无损,呈充血、淤血状态,坏死灶周围肺泡壁及间质充血。肺泡腔和间质内有浆液渗出和红细胞分布及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肺泡上皮和气管黏膜上皮轻度坏死,同时扁桃体化脓性坏死。

肾小球内和间质出血,肾小管颗粒变性,肾上腺变性坏死,心肌颗粒变性,胃肠黏膜部分坏死,黏膜下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在神经组织中很少见到CowdryA型核内包涵体。在舌、肌肉、肾上腺和扁桃体坏死区可见到包涵体。患伪狂犬病流产母猪,其胎盘绒毛膜出现凝固样坏死、滋养层细胞变性,有时在间叶细胞核内只有嗜酸性包涵体和成堆的疱疹病毒粒子。流产胎儿的肝、脾、肾上腺、脏器淋巴结也出现上述的凝固性坏死变化。电镜观察发现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中有病毒的核衣壳和病毒粒子。肺泡上皮细胞、肺泡间隔结缔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出现病毒衣壳,在细胞浆和细胞间隙内见到病毒粒子。成都蓄康生物专注母猪围产期问题批注

哪儿有母猪,哪儿有母猪产程长。

母猪产程长,母猪痛苦,胎儿遭殃,员工辛苦,猪场受损。

母猪产程长是母猪产科疾病的极其重要的根源,是阻碍我国猪业发展的瓶颈。

母猪产程长一直是猪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养殖模式下的杂交性母猪场。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动保企业、饲料公司、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验。

母猪围产期时间短(分娩前后7天)、跨度大(重胎期、分娩、哺乳)、问题多(产程长、产后疲劳、食欲恢复慢、恶露持久、应激氧化),围产期问题是现代养猪模式下杂交猪十分普遍的问题。

母猪围产期专用饲料是现代母猪精细化饲喂的必然趋势,必将打破传统母猪料格局。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zz/1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