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手足口病进入流行高峰期,请务必做
202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天气逐渐回暖,手足口病又悄然来到孩子们的身边,4~7月、9~11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
手足口病潜伏期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6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5天。手足口病的其它症状中,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一般无疼痛及痒感,痊愈后不留痕迹。
除此之外,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1.人群密切接触,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其中人群密切接触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及控制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普遍易感,做好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是关键。家长们请紧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具体要做到: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者。
2.看护人接触患者前、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被褥。
4.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5.孩子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孩子,不要接触其他人,轻症患者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得了手足口病后如何护理?孩子在得了手足口病之后,一定要增加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要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避免劳累。病情好转之后可以散步,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育锻炼。
在饮食方面,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在口腔疼痛的时候可以吃一些流质饮食,口腔疼痛缓解,可以逐步的恢复到正常的饮食,要注意皮肤和口腔的护理。皮肤方面的,要穿一些柔软的,干净的衣服,要剪短患儿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引起继发细菌感染。
温馨提示1.注意保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加强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居家、教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尽量不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更不要到传染病患者聚集的场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