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ldquo国宝rdquo的国

2021-10-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据统计,中国有1万多种中药资源和多种中药制剂、其中,有几种是国家级保密处方,在中药产品中堪称“国宝”小编特地整理好,供大家收藏备用。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源于清朝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中医将其与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凉开(温病)三宝”,并奉为“温病三宝”之首。

成份:

牛黄、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1次;小儿三岁以内一次1/4丸,四岁至六岁一次1/2丸,一日1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有文献报道不当使用本品致体温过低,亦有个别患者引起过敏反应。

禁忌:尚未明确。

注意事项:

1、本品为热闭神昏所设,寒闭神昏不得使用。2、本品处方中含麝香,芳香走窜,有损胎气,孕妇慎用。3、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以免助火生痰。4、本品处方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5、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由闭证变为脱证时,应立即停药。6、高热神昏,中风昏迷等口服本品困难者,当鼻饲给药。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使用本品应遵医嘱。8、过敏体质者慎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10、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

11、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及玻璃纸;本品不可整丸吞服。

六神丸

六神丸自清代同治初年一经问世就享有盛名,服用剂量少,起效快,服用后使人“心、肺、肝、肾、脾、胆”六神皆安,所以叫六神丸。

功能:

清凉解毒,消炎止痛。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3次,温开水吞服;一岁每次服1粒,二岁每次服2粒,三岁每次服3~4粒,四岁至八岁每次服5~6粒,九岁至十岁每次服8~9粒,成年每次服10粒。另可外敷在皮肤红肿处,取丸十数粒,用冷开水或米醋少许,盛食匙中化散,敷搽四周,每日数次常保潮润,直至肿退为止。如红肿已经出脓,切勿再敷。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孕妇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过敏体质者慎用。2.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3.儿童应遵医嘱,且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4.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5.本品含有麝香,运动员慎用。

龟龄集

资料显示乾隆皇帝日常保健常会用到龟龄集,还曾亲笔御书“甚好,足嘉也”留存于世,不仅成为明清两代的宫廷养生秘方,还成为皇帝奖励臣子的御赐之物。

功能主治:

强身补脑,固肾补气,增进食欲。用于肾亏阳弱,记忆减退,夜梦精溢,腰酸腿软,气虚咳嗽,五更溏泻,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6g,一日1次,早饭前2小时用淡盐水送服。

注意事项:

忌生冷、刺激性食物;孕妇禁用;伤风感冒时停服。

片仔癀

在福建漳州方言中,把一切炎症统称为“癀”。片仔癀的意思,就是“一片退癀”,足以说明药品可以快速消炎,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正因为起效快,作用广,片仔癀成为“福建三宝”之一,并随着福建当地华侨早早“下南洋”。

主要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

适用病症:

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0.6克,8岁以下儿童每次0.15-0.3克,每日2-3次;外用研末用冷开水或食醋少许调匀涂在患处(溃疡者可在患处周围涂敷之)。每日数次,常保持湿润,或遵医嘱。

药性分析:

方中牛黄、蛇胆清热解毒,为君药;麝香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为臣药;田七散瘀消肿止痛,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药品禁忌: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服用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服药期间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者,医院就诊。

3.对局部病变切忌碰撞、挤压。

4.局部病灶红肿热痛反应剧烈,初起疮顶即有多个脓头者均医院就诊。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0.运动员慎用。

贮藏方法:

密封、防潮、防虫蛀、防烂霉变质。置室内阴凉干燥处,以室温5~25℃为宜,室内相对湿度在60~70%。

本期小编只是讲了药品的功效与用法,后期会推出每种药品的详细医药文化,我们下期再见吧~

扫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zz/12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