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帮帮堂1岁半宝宝发热拖成脑膜炎
2018-5-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昨天,家住绍兴市新昌县的杨女士向我们讲了女儿病史:
宝宝才才1岁半,前几天带她去育婴店洗澡,回来当晚就发烧了,以为是着凉,没给她吃药。第二天,烧还没退,用酒精给她擦了擦。第三天,烧到了39.5℃,全身抽搐,医院。一检查,县医院立即建议医院,后确诊为“脑膜炎”。
杨女士说,自己很后悔,为什么不早点给孩子用退烧药呢?其实,医院也经常看到,有些妈妈刚好和杨女士相反,医院,结果发生交叉感染。
小孩发热,是常见的症状,每位宝宝和家长都经历过。遇到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办?我们请教了浙医二院儿科主任冯建华主任医师,为您呈上“宝宝发热攻略”。
判断是否发热?腋窝温、口腔温和直肠温各有不同有些家长,尤其是家里的老人,习惯用手摸一摸宝宝的额头和手心,看是不是发烫了。其实,每个人的体表温度都有差异,用手探测时,由于家长紧张,多会认为“有温度”。
确定宝贝有无发热,还需体温计来帮忙。体温测量有三个部位,不同的部位测出的温度是不同的:
腋窝温度范围36.0℃-37.0℃之间,口腔温度比腋温高0.3-0.5℃,直肠温度温度范围36.9-37.8℃之间。口表测3-5分钟,肛表3分钟,腋下5分钟。你家宝宝适合哪种测量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不过,宝宝的体温在某些因素影响下,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波动。例如傍晚时,体温往往比清晨时稍要高一些;宝宝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体温也会升高一些。如果宝宝有这种短暂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他的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症状和体征,调整外界因素或休息1小时后复测体温正常,通常也不应该考虑是发热了。
初期发热:不用慌,先在家观察48小时多次测量确定孩子是真发热了,妈妈爸爸们也不要着急。
发热本身不是疾病,是对待进入人体抗原的一种正当防护措施,可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发热时,一是要避免高热引发的热性惊厥,二是寻发热原因。一味降热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一般初期发热,多由感冒等疾病病毒感染引起,有一个自限性过程。什么叫自限性呢?就是只要不引起其他并发症,熬过这2-3天就会自行好起来。所以,孩子发热了,但精神好,医院,先在家观察48小时。
在这个48小时内,我们可以给孩子一定的家庭护理。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退热贴、酒精擦浴、冰枕
首选,推荐物理降温。
我们可以给宝贝适当的解衣散热,然后可准备温水擦浴,水温应比体温低3-4℃为宜,不能过冷,否则会引起肌肉收缩,致使寒颤热度又回升。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腋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有利于降温。注意宝宝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更简单的可以在额头、颈部、腹股沟部位贴上退热贴。
众所周知的酒精擦浴,有很好的降温效果,但有一定的风险。因为擦浴同时宝宝的皮肤也在吸收着酒精,急诊室里偶尔也会接诊因酒精擦浴而“醉酒”的孩子。很想选择酒精擦浴的家长们切记,医用的75%的酒精一定要用温水对办稀释。
洗澡也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水温太高,容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甚至虚脱。
宝宝高烧时也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可以自己动手做个小冰袋,把冰箱里的冰块倒入盆里,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装入冰袋,加入毫升左右水。为了保持舒适度,不要装得很满,排净空气,夹紧袋口,包上柔软的布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宝宝的体温应该很快会降下来。
化学降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警惕发热惊厥腋温持续大于38.5℃,或肛温持续大于39.0℃,那就应予以药物降温了。
口服退热药物,儿童剂型的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都可选用。
退热药可有一定潜在的副作用,比如刺激胃黏膜、破坏食欲,损害肝脏和肾脏,有的还可引起过敏反应,起皮疹,所以使用退热药物要慎重,但相对高热对机体造成的危害,退热药这些罕见的并发症也显得微不足道了,所以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的。
一次性也不可用量过大,应严格按孩子的体重服用。服用退热药后,加上物理降温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孩子发热时,体温退而复升是很常见的,不要指望一次退热药后就万事OK了。如果宝宝精神还好的话,继续观察。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医院就诊:1、精神状态不好,尤其是服用退热药物体温退下来后,精神状态还不好;2、体温持续高热,退热药不起作用;3、48小时体温退而复升,虽然我们平时说病毒感染自限性过程要3天左右,但如果48小时体温还不稳定,建议还是去给专科医生看看比较放心;4、如果发热时孩子述有头痛、呕吐、腹痛明显,或四肢抖动,惊跳,发皮疹等。应及时就医。
如果您的孩子既往有发热惊厥史,就另当别论了。有此类病史的孩子一旦确定有发热,应立即服用退热药物,然后就近找专业儿科医师就诊,告诉医生孩子有过发热惊厥,医师会给宝贝专业的处理,以防惊厥再次发生。
饮食调理:供给充足水分,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正常情况下,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就比成人多,发烧时更加明显,在服药退热的过程中,更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及盐分,使尿量减少,影响体内毒素的排出。
因此,发热的小儿首先应供给充足的水分,其次要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如没有其他不良表现,应继续原来的喂养,就是说原来是母乳喂养的继续母乳喂养,若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喂稍稀释的奶,比如原先30ml水冲调1勺奶粉,可适当加水量至35ml或40ml,但不宜过稀,以免热能营养摄入不足。 稍大些的孩子发烧时的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最后要强调的是,对发烧时食欲不振的孩子,千万不要勉强其进食,应顺其自然,待体温降下有饥饿感时抓紧时机进食。
(编辑制作/陈良江)
杭州日报养生道与养生大咖面对面参加养生讲座、义诊获得不定期送出的养生礼品觉得这片文章还不错,就请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