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脑膜炎的治疗方法

2018-5-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黑斑蛙肉质鲜美,广受欢迎,但由于活饵料(蝇蛆、蚯蚓、黄粉虫等)来源有限,成本也较高,其养殖规模一直受到限制。随着近几年的人工驯化成功,围网“回”形池和板框投喂饲料的模式逐渐突破了黑斑蛙原来的养殖模式,为规模化养殖黑斑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黑斑蛙人工养殖的推广,养殖区域在不断扩宽,养殖面积在不断增大,养殖密度的增加,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目前,黑斑蛙的歪脖子病(脑膜炎)发生较多,给黑斑蛙养殖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一、主要症状

发病早期,病蛙在水面间歇性转圈游动;随着病情发展,病蛙头部歪斜,易在水中打转,又称歪脖子病;眼球突出发白(一般是一个眼球发白),呈白内障状;后腿红肿,有出血点和血斑;部分病蛙腹部膨胀,腹中充气,未见大量腹水,内脏组织未见明显异常。

■图1病蛙临床症状

二、感染病原

脑膜炎败血黄杆菌。

三、发病原因

传统的黑斑蛙养殖投喂蝇蛆等活饵,成本高、规模小,产量低。最近几年随着品种的驯化,黑斑蛙逐渐开始采食人工饲料,规模和亩产量得到了极大的增长,然而伴随而来的则是各种疾病的爆发。

造成黑斑蛙“脑膜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

1、引种时严格检疫;

2、养殖过程中不经常换水;

3、没有合理规划养殖密度,导致蛙池放养密度过大;

4、目前阴雨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大面积爆发;

四、防治措施

该病发生初期,即需要抓紧治疗,否则引起疾病的爆发;蛙池的水源必须是新鲜水源,一旦发病,且不可将发病池的水,引向其他池塘;对于循环养殖用水的养殖户,需要特别注意。

1、预防:定时定量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每7天用翔盛堂聚维酮碘溶液消毒,45-75mg/m3(根据水深情况可适当调整用量)全池泼洒,定期投喂翔昇堂“保蛙1号”g/1-2袋饲料,增强蛙的体质。

2、治疗:发现病蛙时需要及时消毒,用翔盛堂聚维酮碘溶液消毒,45-75mg/m3消毒,也可使用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ml/亩兑水全池泼洒,回形池中及岸上都要泼洒2-3次,每次间隔l-2天。同时拌料内服抗菌药,在发病初期使用翔昇堂菌毒速康2-3ml/kg拌饵投喂,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连续投喂3-5天。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软膏能不能治白癜风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yf/8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