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春季传染病防控常识
2017-7-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不可不知春季传染病防控常识
春天万物复苏,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但也是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水痘、流脑等一些传染病的高发阶段。
常见春季传染病
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见,近年成人也有发病,俗称“乍腮”,潜伏期14—19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猩红热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水痘水痘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空气飞沫传播;被疱疹液污染的用具。水痘的潜伏期为12~21天,平均14天。患了水痘以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全身皮肤分批出现皮疹,以躯干为多,头面部次之;皮疹由最初的斑丘疹逐渐发展为疱疹,好转后结痂;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自愈,但发疹期间要注意各种并发症,尤其是继发感染;重症水痘还可发生水痘肺炎、脑炎、肝炎、间质性心肌炎及肾炎等。
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所发生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它发生在冬春季节,主要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的还会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婴幼儿流脑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可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及拒食、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烦躁不安、尖声哭叫、惊厥及囟门隆起,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多不明显。
陈医生
东美幼儿园园医
这些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预防措施
1、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
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学园除了每天开窗通风还会有紫外线灯照射,坚持做好空气消毒措施。
2、接种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按时接种疫苗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积极手段。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
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合理安排运动量,随时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等,以免造成不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如果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细节要注意。
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特别是户外活动前,要给穿得多的孩子脱减1~2件衣服,提醒并帮助孩子把衣裤塞好,以免肚子受凉,活动结束后再及时穿上衣服。。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7、切莫讳疾忌医。
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以免范围扩大。
相信我们的孩子在家人及幼儿园的共同呵护下,定能健康成长!
文字:陈燕华
排版:许湘琦
校正:吴婷婷
出品:后勤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