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中医临床路径

2022-6-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4414714911368070&wfr=spider&for=pc

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

谨慎而后行医!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

非博不能致其得!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中医临床路径(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门诊患儿。

一、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痄腮(TCD编码:BES)。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ICD-10编码:B26.)。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儿科疾病诊断标准·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GB-)(科学出版社出版,)。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痄腮(流行性腮腺炎)协作组制定的“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诊疗方案”。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临床常见证候:

邪犯少阳证

热毒壅盛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痄腮(流行性腮腺炎)协作组制定的“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2.患儿适合,家长或监护人同意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痄腮(流行性腮腺炎)的患儿。

2.合并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C反应蛋白;

(3)血、尿淀粉酶。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双涎腺及颈部淋巴结彩超、腹部彩超、尿常规、便常规、腮腺炎病毒筛查、抗V或抗S抗体检测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煮散剂)、中成药

(1)邪犯少阳证: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2)热毒壅盛证: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中药贴敷疗法

4.健康指导

(九)完成路径标准

1.发热、腮腺肿痛等症状消失。

2.血、尿淀粉酶检查正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导致治疗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出现其他系统严重合并症,如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时,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因患儿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痄腮(流行性腮腺炎)(TCD编码:BES,ICD-10编码:B26.)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身高:cm体重:Kg门诊号:

家庭住址: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完成路径时间:年月日

标准治疗时间≤7天实际治疗时间:天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4天)

年月日

(第5~7天)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血、尿淀粉酶

□选择其他检查

□完成初步诊断

□中医辨证

□确定治疗方案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煮散剂)或中成药

□中药贴敷疗法

□完成首诊门诊病历

□向家长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家庭护理指导

□完成复诊记录

□根据病情,选择有关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予相应处理

□注意病情变化

□视病情3天左右复诊一次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家庭护理指导

□完成复诊记录

□复查异常检查项目

□完成疗效评定

□根据病情,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制定随访计划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特别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医学文化知识,内容仅供参考,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治疗操作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尊重知识与劳动,如有侵权及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热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yf/13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