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碰大批寄生虫已入侵南昌,路边多处可见

2020-9-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最近南昌天气进入“雷雨”季节

动不动就是雷雨交加

暴雨还特别多

但往往都是来的快,去的也快

一场大雨过后

不少人发现马路或者公园的草丛边

经常出现一些拖家带口的

那就是大蜗牛!

当你傍晚下班回家

开开心心地走在路上

忽然出现一只大蜗牛

在你的脚边轻轻蠕动

网友们表示都被吓坏了

大蜗牛,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来看看对比图

居然比一根手指还长

震惊

甚至还有一些网友

直接带回家当宠物养了

胆小的朋友们早已被吓得敬而远之

但是,总有那么几个胆子大的

不仅抓这种蜗牛来玩

甚至已经开始研究起他们的吃法了

(什么都吃,从不挑食)

清蒸、红烧、白灼、爆炒

……

呃......你们这是认真的嘛

对于上述种种行为

小编只想说

快!放!开!那!只!蜗!牛!

快放开!

注意!注意!注意!

这种蜗牛是非洲大蜗牛

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

(看见非洲蜗牛是不是可以等于去过非洲了)

食用危害极大千万不能碰!

不能养!更不能吃!

体内藏有大量寄生虫

千万别碰!

看到这,便有很多人好奇

非洲大蜗牛是一种什么蜗牛?

“大蜗牛”叫褐云玛瑙螺,也叫非洲大蜗牛,不是我国本土物种,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也是中国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图源:

莫莫赵)

这种“巨兽”吃起东西毫不含糊,各种蔬菜、农作物、植物,田里的树上的,统统一扫光,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它已经被我国列为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最可怕的是,生在野外的非洲大蜗牛非常脏!

它们的黏液或粪便里,可能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尤其是广州管圆线虫,这种虫会传播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等疾病。

此前有家长反映:抓蜗牛后

一个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因病请假

年8月份,有家长反映,学校老师之前安排孩子去抓蜗牛,结果抓完这些大蜗牛后,孩子就发烧,烧到40度,班里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因病请假了。

大蜗牛和发烧有没有关系

我们尚不晓得

不过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与促进科甘立勤介绍

大蜗牛(褐云玛瑙螺)寄生虫感染率高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

在广州:褐云玛瑙螺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27.3%,感染度为72条/螺;

在深圳:褐云玛瑙螺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31.0%,感染度为介于89.2-.2条/螺。

广州、深圳、江门等地褐云玛瑙螺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及感染度:

*感染度:被感染的螺平均每只体内的线虫数。

这还不是最惨的——

年,台湾一家9口人食用未经煮熟透的非洲大蜗牛后,全部感染该寄生虫。

年,台中一家6口生吃被蜗牛爬过的有机蔬菜后,全部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导致脑膜炎。

广州管圆线虫是什么?

甘立勤介绍,广州管圆线虫是一种寄生虫,能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它的终宿主是鼠,中间宿主包括褐云玛瑙螺、福寿螺、蛞蝓(即:鼻涕虫)等,而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常宿主。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被感染的大蜗牛体内、排泄物、爬行留下的黏液中都会含有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

人可通过以下途径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①生食或半生食被感染的螺肉;

②伤口、黏膜与被感染的螺密切接触;

③食用被感染的螺污染的沙拉、蔬果、水。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人体后可在人体各器官间移行,侵袭中枢神经、肺部、眼部等,造成脑膜炎、脑膜脑炎、视觉损伤甚至失明。

不过,广州管圆线虫尽管可怕,但只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就能远离它:

①不食用生螺肉;

②避免破损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大蜗牛”的排泄物、黏液、组织;

③接触褐云玛瑙螺后注意清洁双手;

④注意螺与食物的隔离,避免蔬果、沙拉等食物被螺污染。

大蜗牛作为入侵物种在路上随处可见

很多小区花园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活的大蜗牛有如此的病菌

那煮熟了可以吃嘛?

能不能当宠物养?

......

煮熟后可以吃吗?

专家表示,吃了感染这种寄生虫的非洲大蜗牛,或者接触它们的排泄物,广东住血线虫就可能进入人体,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脑膜炎。即使煮熟,依然存在风险。

可否作为宠物养?

专家提醒,非洲大蜗牛身上有很多黏液,带有各种细菌,如果市民对细菌的抵抗力弱,很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所以,看到这些大蜗牛不要去碰,特别是小孩子。不要因为好奇,去捕捉野外的非洲大蜗牛作为宠物饲养。

怎么除掉大蜗牛?

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可以告诉物业进行处理,专业杀灭病虫害的公司也可以处理。

如果在家里发现少数蜗牛:可以利用家中的食盐处理。蜗牛被撒食盐后,软体部分会融化成水而死。

有没有被广州圆管线虫吓坏了呢?

为了避免被感染

大家不仅不要碰大蜗牛

也不要生吃其他的螺肉

此外,以下几种常见寄生虫

也要千万当心

??

这些你都记住了嘛?

赶紧转发告诉更多的人吧~

-END-

内容编辑:花样南昌

素材来源:深圳大件事、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佛山秒搜、微博综合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小编删除

商务合作:FM

联系邮箱:meizhijianlawyer

.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yf/107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