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类型及防治
2017-6-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免责申明:本 急性败血症型
潜伏期1~3天,突然发病,精神不振,体温升高至41℃~43℃,皮肤、耳、四肢末稍有出血斑,最急性型往往不表现症状即死亡。部分患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跛行。眼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涕,咳嗽,呼吸浅而快,日渐消瘦,若不及时治疗,容易死亡。
脑膜炎型
多发于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发病初期,患猪体温升高,食欲废绝,便秘,有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转圈,空嚼,磨牙,直至后躯麻痹,共济失调,侧卧于地,四肢作游泳状,颈部僵直,角弓反张,甚至昏迷死亡。部分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大,病程1~2天。不食、便秘、体温升高可达42℃,流鼻涕,呈浆液性或粘液性。也有部分病猪出现关节肿大,或头、颈、背部出现水肿,指压凹陷,若不及时治疗,往往急性死亡。
关节炎型
多发生于小猪,关节肿大,跛行,卧地不起。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1℃以上,呈稽留热,呼吸促迫,心跳增速,粪便干燥,有的呈算盘子状,粪便表面常有粘液。后由一肢变为两肢疼痛。病猪耳部、胸部、腹部出现紫斑。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
俗称“豆渣疱”、“粉疱”。多在颔下、颈部、腹部等处发生1~2个核桃或鸡蛋大的脓肿。病猪淋巴结肿胀、坚硬、有热痛感,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较为困难,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咽喉、耳下、颈部等淋巴结也可发生。病程为3~5个星期,病猪经治疗后,肿胀部分中央变软,皮肤坏死,破溃流脓,并逐渐痊愈。该病需通过实验室检验出猪链球菌方可确诊。俗称“豆渣疱”、“粉疱”。多在颔下、颈部、腹部等处发生1~2个核桃或鸡蛋大的脓肿。
关节炎型
主要是败血型和脑膜炎型继发形成。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跛行,严重时不能行走、站立,只能仰卧。病程稍长,约2~3周。猪链球菌病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分为以下类型。
二、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通风换气,每栏宜养6~8头猪。加强卫生,尿粪分离,栏杆清洁。若免疫不及时或免疫失败发生链球菌病时,同群健康猪应立即接种链球菌病疫苗实行紧急预防,全场每周一次大消毒,消毒后在猪舍内喷洒护舍安,使舍内有益菌大量增殖,减少病原传播。
定期添加营养物质在饮水中交替添加兴安优宝或兴安增勉等,以增强生猪的免疫力和减少应激。在饲料中添加兴安金肥宝或强效力美健,净化猪场病原,确保种猪健康。
药物治疗对发病猪治疗首选药物是:兴安噻呋兴氨苄青霉素、青霉素、阿莫西林和头孢噻呋,肌肉注射,每天3次,连用2天;5%葡萄糖溶液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1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用2天。
1.对出现跛行症状猪,用解痛药热镇可配合使用镇痛药物治疗;对出现高热猪,应配合兴安噻呋兴与热毒康配合使用:
2.对淋巴结脓肿猪,待脓肿成熟变软后,及时切开,排出脓汁,用钾液冲0.1%高锰酸钾液冲洗后,涂上碘酊,配合注射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短期内避免用水冲洗,以防感染。
3.针对脑炎性链球菌,使用解热镇痛配合抗生素联合治疗,重症必克或脑炎安与炎热混感杀
4.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疫苗,加强消毒是控制疾病最有效的手段!(资料来源网络后加以调整)
完别忘记分享朋友圈哦!
分享美德传承,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