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凡治病当重视阳气转

2017-6-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看病,看舌摸脉,出发点即在于人体五脏六腑的阳气盛衰。这个道理也就是重视阳气的作用。这是我的主要学术观点,临床上以此理看病,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阳气是什么?当代名老中医李可先生认为人身的气化,全在阴阳二字。一切阴(四肢百骸,五官脏腑,津精水液),皆是静止的,古人谓之死阴。唯独阳才是灵动活泼,生命活力。阳为统帅,阴生于阳而统于阳。《黄帝内经》认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下焦一点命门真火发动,十二经循行不息,五脏六腑气化周行,生命欣欣向荣。此火一衰,诸病丛生;此火一灭,生命终结。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之本原,所凭者,此火;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凭者也是这个下焦真火。养生若损此火则折寿,治病若损此火则陨命。因此,阴为死阴,阳才是活阳。离开了活阳,要死阴何用?可惜,目前临床上一派滋阴用事,阳药不用,何以救危扶厄?我重视肾阳的作用,在六经辨证里,即指的是少阴的作用。少阴与少阳同为人体的枢机,有其重要的作用自不必说,但这个枢机,是什么样的枢机?既然为枢,必有开合之两面,这个枢才有作用。这要从临床上去理解它。临床上大家都知道少阳为枢的道理,那是枢转太阳与阳明的,也就是说,是阳的开与合的枢。这个意思比较容易理解。但到了少阴,如何理解,如何应用少阴这个枢,这就不容易了。我认为目前社会上的病种,不少的治疗关键在少阴这个枢机上,也就是四逆汤这个应用上。如何深入地应用四逆汤,如何把正气与邪气借少阴这个阴之枢调整好,这就是大学问了。少阴为枢,这是一个转机。用的好,虽邪盛亦可枢转,病退了,转为生机;用不好,邪日进,进到厥阴,那就不容易再出来了。临床治疗,不仅仅是用这个少阴之枢,还要掌握好用少阴枢机的时间,这也是个关键。仲景用了四逆法,这个法是个窍门。另外,还有个麻附细法,也是个了不起的窍门。我觉得如果能从这个法上入手,也许能悟出治病的大法来。总之,阳气是人的生命根本。有阳之气化,才能有阴的成形。不管是什么病,如果邪气入侵了人体,那么一定是机体的阳气先虚了,所以才失去了正常的防御功能。《黄帝内经》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这个意思。临床上出现的不管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疾病,都存在着阳气不足的病因。因此,从阳气的角度去审视大病重病,往往会轻易地找到突破口;重视扶阳补阳去治疗大病重病,往往能取得惊人的效果;当然,如能养阳气之生长化收藏,预防疾病、健康长寿也不是什么难事。当代名医李可有段话论述阳气的作用,非常清楚。他说:“正邪交争的焦点,全看阳气的消长进退,阳虚则病,阳衰则危,阳复则生,阳去则死。阳气易伤难复,故阳常不足。老人涕泪自流,小便失禁,乃真阳衰,不能统束诸阴。老人无疾而终,形在神去,便是一具死的躯壳。一部伤寒论方,使用附子、桂枝、干姜者即达90方,可见医圣对阳的重视,曰温阳,曰养阳,曰助阳,曰救阳,对生命之本的阳气,是何等的曲意呵护,关怀备至!滋阴学派在中医史上建有丰功伟绩,但丹溪翁为救时弊,矫枉过正,混淆五脏之火与六淫外邪之火的区别,竟把肝肾虚火视为“元气之贼”,更加苦寒攻伐,所创“阳常有余”说,更违《内经》本义。以丹溪法治虚劳,百难救一,遗害尤烈。”为了说明什么是阳气,举个重用扶阳法治疗脑病昏迷的病案。从此案可见,阳气的虚衰会影响到病人的生死。且病人生死攸关的时刻,重用扶阳就是救命。年7月,医院一患者,一个多月前因咳嗽,伴呼吸急促入院。经西医治疗,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出现神昏,渐至昏迷不醒。西医没有确诊,只是认为可能是脑炎或者脑膜炎。因此邀我会诊。病人神昏不识人,面色胱白。眼睛紧闭,舌不能伸出,脉象浮大无根,又显芤象。四肢冰凉,未见汗出。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这是阳气欲脱的急证,急当以回阳为法。因思李可老中医有破格救心汤一法。其法重用附子至克。因书该方小量,嘱急煎半小时,边煎边喂服。其方:制附片35克,干姜45克,炙甘草50克,磁石30克,生龙牡各30克,红参30克,山茱萸60克,龟板30克。两付,水煎服,日一剂。两天后再诊,病人病情稳定,脉沉细,右尺尤沉,面色仍是胱白,但神识已经略见恢复,可对医生打招呼。眼睛仍不能睁开,也不能识人,瞳孔对光反射依然消失。此方回阳有功,病人生命已经无碍。

上方加麝香0.5克,并加重制附片至50克,并嘱两天后加为75克。三日后再诊,病人已经可与医生握手打招呼。眼睛略见睁开,能视清一米之内家人。舌略可伸出,见舌尖淡。家属说病人不想吃任何西药,只想服我开的中药。诊其脉仍沉细,但略起,此阳气渐复之佳象。嘱加制附片为克。三日再诊,右侧瞳孔对光反射略可,左侧仍然消失。病人神色渐充。但面色依然胱白,脉沉细,略见弦象,此脉之神气恢复之兆。上方加制附片为克,再服数剂。以上各方均要求先煎附子及先煎之品半小时,再合诸药,前后共煎足两个小时。数日后,病人基本康复,正常出院。什么是阳气?阳气就是生命。上例的神昏不醒,即是阳气的不足。而神志清醒,就是阳气的恢复。阳虚有时也有假象现在有不少的病人就诊时一开口就对医生说,“火气太大”、“肝火很旺”、“很怕热”,并告知医者平时吃不得一点热物,如油条啊、胡椒粉啊、红酒啊等,患者想当然地认为自已体内的热太重了,如果医生诊断失误也随之和之,处以大量的寒凉药,结果此病未消,他病又起,病人越治越是火气大,越治面色越暗,越治体质越差。结果导致经常发烧,动不动就感冒,一来月经就痛经等等症状。不少中医在临床上喜用寒凉处方治疗杂病,动不动就大青叶、板兰根、银花、连翘等等,当然一时的疗效也不错,也正是这一时的疗效或是西医理化检测的暂时改善,才使得其不重视更深层的医理,导致阳气因此而受损。事实上不少病症得到暂时的改善,仅是因为病邪得到压制,症状暂时消退而已,但病根并没有彻底消除,甚则体质还在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或是此处症消,他处症起了。求隐杏/5/:59:41我吃了几服附子汤上火了而患者因为不明医理,或是他症又起是在数月或者多年以后,并不会把他症的出现归罪于前医的用药。如失眠的患者,表现为热象,用了清热药物,失眠是可以暂时控制或好转,但服用一段时间的清热药后病人变得昏昏欲睡,且出现了闭经,双眼下出现了黑眼袋。接着患者去找妇科医生就诊了,前医不能持续诊治,自然少有机会明白其中的原由,后医不去细问之前的用药,或是问了也不明其中的因果关系,仅局限在自已妇科的认识里处方用药。医院分科日益明细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了。即使是有经验的医生也难免因一时有效而忽略细节,更不必说出现排病反应时的认识和处理了。还有如果有连续就诊,也少有医者能作前后的联系,如儿童感冒发热,医者和患儿之母都急于退热,所以高级的抗菌素或是兼用激素,烧是退了,反复几次后,患儿出现了遗尿、肾炎、心肌炎,又有谁能将这些病同用了抗菌素或是激素联系在一起呢?当今医生多喜欢用滋阴药,效果不明显,且伤阳。且更有西医,拼命用抗生素,更是创伤人体阳气。观察病人,每多见脸色灰暗不华,眼周灰暗之征,且脉多见沉细。此皆是阳虚证。下面举个因为庸医不识阳虚假象,结果滥用寒凉中药,导致关节肿痛久治不愈的例子。年,一位经病友介绍来我门诊的病患,女,60岁余,右腿膝关节以下至脚趾皆红肿热痛,摸上去发热,病人自述热痛不止,已经一年余,百般求治,不得其效。西医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其脉沉细,右尺尤甚。舌淡。观其面色,环唇一周皆苍白,与其面色不相配。余即诊为肾阳虚。以四逆汤合当归四逆汤原方。其中附片25克,干姜35克,炙甘草45克,当归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大枣12克,细辛15克,通草15克。一剂后即症状大减,红肿热痛均减。三剂后,红肿处自膝下退至小腿一半的位置。且从脚趾向上皮肤红肿开始上退至踝关节处。止方再服数剂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观察小腿处有一巴掌大的硬核,皮肤触觉非常硬。脉仍沉细。环唇苍白色不褪。知阳虚未改。当继续补阳。上方加制附片为35克,干姜45克,灸甘草55克,继服。症状继减,再加为制附片45克,干姜55克,炙甘草60克。服数剂,皮肤红肿继褪。服数剂后,病人即自述腿特别轻松,走路飞快,女儿几乎跟不上,且上下楼梯轻松异常。注:制附片先煎30分钟,再合诸药再煎90分钟。我用附子皆同此。此症我先是思考了前医的处方。首诊病人没有带来他医的处方,但根据病状,病人一年治疗没有效果,我猜想到,他医肯定是用了大量的清热解毒之剂。因为病人表现为明显的红肿热痛。时医多从热毒考虑。此为一。其二,病人脉沉细,右尺特别沉。典型的阳虚之脉。且环唇区乃肾区,其色苍白,肾阳虚可知。其三,服补阳药有效后,再服症状不减。此时,我曾细细思考,是否补阳已足。但观其脉,其环唇色泽,知病情仍为阳虚,于是加足四逆汤用量,以恢复病人的真阳。病人病情稳定,已逐渐好转。此例病人还算是幸运的,还有大量的病人正在遭受着寒凉药物的折磨,虽然其表现为热象,但阳虚的根本却没有人重视。这样的病人多是三阴体质,其病象也必是真阳虚于下而假热炎于上之症,比如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症多是此类。每见医生治疗急症危症时,不知阳气欲脱时的假热之象,误用大量清热寒凉药,如此而导致病人衰危而致不救者大有人在。滥用苦寒药之危害非常巨大,实在是罄竹难书。比如,糖尿病,高血压,临床表现好象是阴虚火旺,于是滋阴降火,与西药一起降压压糖,扼杀生机,由此而产生的大量慢性病、疑难病目前已经在社会上非常普及了。此时仍不思救危扶困,更待何时呢?!医济同/5/:06:08中医偏方送有缘腿抽筋:桑树果一两,煎一碗汤一次喝下,一日二次,5天痊愈。四肢麻木:老丝瓜筋一两,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服一星期,有特效。打针结块:将土豆切成半公分厚的薄片,敷在患处,再用热毛巾捂,一日二次,一次20分钟,2-3天肿块消散。坐骨神经痛:食用细盐一斤,炒热后加艾叶一两,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5-10天。(盐可每天反复使用)。慢性肝炎:每次用白茅根二两,烧一碗水服汤,一日三次,一般需服半月,忌辣物。关节炎、肩周炎(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食用细盐1斤,放锅内炒热,再加葱须,生姜各3钱,一起用布包好,趁热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一星期,有追风祛湿之功效。初起感冒: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糖乘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上睡觉,出汗即愈。认识中医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中医,配合临床案例,让每个人都能了解到中医的博大与神奇。书中不仅提供了浅显实用的中医理论,更有养生保健的方法,还有服药注意事项,常见病的中医处方以及学中医的方法等等。藉此可以自己也去按照路径去学习则能逐渐掌握中医学内容,也能了解几千年的国粹文化,保持身心健康亦能救死扶伤,功不唐捐,中医古话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学博大精深,中医与哲学、科学,武学,道学,佛学等都有一定的联系,大家有缘学习了解中医,对于修身立命,健康养生,人体科学乃至修炼之人都有一定的辅助了解人体生命的运转与内涵,学医的根基在于德行,同时能够勤奋刻苦学习加实践,如真要发心学习好医学,还是要在现实中跟随好的学院诊所或老师而学习实践,当然有志者事竟成,古代中医名家张仲景王孟英、黄元御、张锡纯、曹颖圃、金寿山等名家,亦是自学成才,兴趣是第一老师,若自己能发心努力认真下功夫则必会有所收获,这里只是便于大家辅助了解,后学会尽力寻找比较好的中医基础知识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如有更好的学习内容也欢迎推荐,供大家一起学习,感恩一切默默付出的历代先贤诸圣善知识们









































海口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皮肤病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bfz/6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