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表格教您轻松读懂脑脊液检查

2017-7-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脑脊液,又名脑脊髓液,是充满在脑部内颅骨与大脑皮质之间的蛛网膜下腔的透明体液,准确的来说是位于脑膜的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它是一种含有微神经胶细胞的纯生理盐水,主要用作对大脑皮质的机械性缓冲。在脑部及脊髓的脑室内亦有脑脊液存在。脑脊液的性状和压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若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神经细胞的代谢紊乱,将使脑脊液的性状和成分发生改变;若脑脊液的循环路径受阻,颅内压力将增高。因此,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脑脊液的检测成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脑脊液常见的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

颜色原因临床意义无色正常脑脊液、病毒性脑脊液、轻型结核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神经梅毒红色出血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黄色黄变症出血、黄疸、淤滞和梗阻,黄色素、胡萝卜素、黑色素、脂色素增高白色白细胞增高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绿色脓性分泌物增多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急性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褐色色素增多脑膜黑色素肉瘤、黑色素瘤

脑脊液新鲜性出血与陈旧性出血的鉴别

项目新鲜性出血陈旧性出血外观浑浊清晰、透明易凝性易凝不易凝离心后上清液无色、透明红色、黄褐色或柠檬色红细胞形态无变化皱缩上清液OB试验多为阴性阳性白细胞不增高继发性或反应性增高

脑脊液黄变症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黄变症原因临床意义出血性红细胞破坏,胆红素增加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黄疸性胆红素增高黄疸性肝炎、肝硬化、钩端螺旋体病、胆管梗阻、新生儿溶血症淤滞性红细胞渗出,胆红素增高颅内静脉、脑脊液循环淤滞梗阻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髓外肿瘤等所致的椎管梗阻

脑脊液血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

增高程度细胞临床意义显著中性粒细胞化脓性脑膜炎红细胞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穿刺损伤轻度或中毒早期中性粒细胞,后期淋巴细胞结核性脑膜炎,且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同时存在的现象嗜酸性粒细胞寄生虫感染正常或轻度淋巴细胞浆液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水肿

脑脊液蛋白质增高常见的原因

原因临床意义感染以化脓性、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质增高最明显,病毒性脑膜炎则轻度增高神经根病变常见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有蛋白质-细胞分离的现象梗阻脊髓肿瘤、肉芽肿、硬膜外脓肿造成的椎管部分或完全梗阻,可有脑脊液自凝现象出血脑血管畸形、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以及全身出血性疾病等其他肺炎、尿毒症等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脑脊液蛋白质含量也可增高。

导致血-脑脊液屏障功能障碍的原因

屏障障碍的程度可能的原因轻度多发性硬化、慢性HIV脑炎、带状疱疹神经节炎、乙醇性多发神经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中度病毒性脑炎、机会致病菌性脑膜炎、糖尿病性多发神经病、脑梗死、皮质萎缩重度Guillain-Barre综合征、单纯性疱疹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

常见脑或脑膜疾病的脑脊液检验结果

疾病外观凝固蛋白质葡萄糖氯化物细胞增高细菌化脓性脑膜炎浑浊凝块↑↑↓↓↓↓显著,多核细胞化脓菌结核性脑膜炎浑浊薄膜↑↓↓↓中性,淋巴结核菌病毒性脑膜炎透明或微浑无↑正常正常淋巴细胞无隐球菌性脑膜炎透明或微浑可有↑↑↓↓淋巴细胞隐球菌流行性乙脑透明或微浑无↑正常或↑正常中性,淋巴无脑出血血性可有↑↑↑正常红细胞无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性可有↑↑↑正常红细胞无脑肿瘤透明无↑正常正常淋巴细胞无脑脓肿透明或微浑有↑正常正常淋巴细胞有或无神经梅毒透明无正常正常↑淋巴细胞无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对疾病的诊断灵敏度(S)和特异性(Sp)

疾病灵敏度(S)特异性(Sp)细菌性、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高高病毒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性硬化症、中枢神经系统梅毒、感染性多神经根炎高中脑膜恶性疾病中高颅内出血、病毒性脑炎、硬膜下水肿中中

脑脊液检查项目分类

常规检查项目特定检查项目脑脊液压力病原体培养(细菌、病毒、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细胞总数测定染色(革兰染色、抗酸染色)细胞分类(染色片)真菌和细菌抗原检测、PCR(结核菌、病毒检测)CSF/血浆葡萄糖比值测定细胞学检查蛋白质测定蛋白质电泳、VDRL梅毒检查、D-二聚体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根治白癜风的偏方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zz/6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