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课堂肝病的中医治疗
2017-6-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1、中西医理论不同,但能结合互补
肝病的概念甚广,包括病毒性肝病、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原发性肝癌等几十种,目前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病毒性肝病。慢性病毒性肝病主要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及由此引发的肝硬化、肝癌等。按照中医理论,慢性肝病多属于黄疸、胁痛、鼓胀、积聚、虚劳等疾病范围。
中医同西医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但中西医之间可以结合互补以增加疗效。中医在调节免疫、改善症状及处理疑难病证方面均有很大优势,中医疗效慢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同时中药目前也没有什么“特效药”或“祖传秘方”,凡有类似宣传都是虚假广告。
2、中医对肝病的治疗概况
中医一般将慢性肝病分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若干证型。从中医角度,慢性病毒性肝病在辩证上应把握三个环节:扶正补虚、调理气血、清除湿热。但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即虚寒和实热,或者命名为“阳证”和“阴证”。治疗方法截然不同,不能混淆。对虚寒证则需要用补法,用热药;对实热证就应该用清法,用寒凉药。最常见的热药如:人参、黄芪、冬虫夏草等;最常见的寒凉药如茵陈、黄连、板蓝根等。患者应该对自身的病情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才不至于被误诊误治,否则常出现“火上浇油”或“雪上加霜”的情况。现在市场上治疗肝病的中成药大多偏于寒凉,如果服用后出现便溏、胃痛等情况就是误治的后果。中药的毒副作用较少,一般出现不良反应均由药物使用不当所致,而非来自药物本身。
3、中药的煎服、服用方法
中药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饮片则需要合理的煎煮,而中成药也需要合理的服用方法。中成药一定要在肝病专科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不可听信广告或只看“主治范围”。中药饮片的煎煮最好自己亲自加工,因为煎药机并不能完全代替人工。煎药前要首先将饮片浸泡半小时以上,如果有先煎或后下的药品则须单独浸泡。煎药时间要按照药性决定,按中医师或中药师的医嘱执行。一般补药煎煮时间较长而解表药煎煮时间较短。一般补药饭前服用较好,而清热、活血药物最好饭后服药,安神药要在睡前服用较好。另外,不同中药最好隔开一段时间服用(半小时以上)。
相关链接:
李刚中西医结合感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淄博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会员。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20余年,年在北京解放军医院进修学习,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型肝病及小儿肝病,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肝硬化、肝癌、出血热、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伤寒、腹泻、麻疹、水痘及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近年在专业杂志发表专业论文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肝病的治疗。
医院知名专家每周二、周四到淄博分院(医院)坐诊,为淄博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准的诊疗服务。
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