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要点来源成都市疾病预防控
2017-4-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在夏秋季比较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丘疱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和臀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口腔可出现溃疡。
☆得了手足口病,最典型表现是发热、口腔粘膜溃疡和特征性部位(手掌、足底和臀部)皮肤疱疹。
☆患儿首先出现的症状多为低热,常伴有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咽喉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粘膜溃疡和皮疹,溃疡表现的过程为一开始是红斑,随后出水疱并进展为溃疡,患儿常因为疼痛而拒食;皮疹的过程为一开始斑丘疹,随后转为疱疹,皮疹不痒。有的患儿也可只表现为皮疹或口腔溃疡,不发热。
☆病人一般症状较轻,大约7天可自愈,无需采取特殊治疗。只有极个别患者得病后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肺出血、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出现死亡。但如能及早发现尽早治疗,一般都可痊愈。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手足口病通过咽喉分泌物(如唾液、痰和鼻涕)、病人疱疹液和粪便等经口感染,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预防:
(1)看护人员勤洗手,用肥皂给儿童洗手;
(2)尿布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常通风,勤晒衣被;
(3)充分清洗、消毒儿童使用餐具;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流行期每天晨起要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手足口病病毒属于肠道病毒,只寄存于人体内,感染了肠道病毒后有的人出现如发热、皮疹等症状,有的人则没有任何症状。无论是否出现症状,感染肠道病毒后的人都具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和疱疹液中,接触到感染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和疱疹液均可能引起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有:
☆饮用或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
☆与感染者的近距离接触可以通过他们咳嗽、打喷嚏排出的飞沫而引起感染;
☆儿童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毛巾、手绢、牙具、玩具、餐具等生活用品可引起感染。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医院就诊。
如果您家有手足口病的孩子,要做到:
☆生病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玩具、桌椅、衣物和便盆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
☆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要勤开窗通风;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
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
成都可接种手足口疫苗了
发布科室:健康教育材料编辑室发布时间:-10-:45:45
——成都日报
成都可以接种手足口疫苗了!记者昨天从成都预防医学会获悉,患儿家长带孩子到任何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都可以实现接种从而预防手足口重症的发生。不过,请大家记住,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症”!
在医学研究中,肠道71型病毒是引发重症的病毒(简称EV71病毒),因此,患儿接种的疫苗叫“EV71疫苗”,也就是说,该疫苗只对这种能引起重症的病毒起作用,对其他手足口病的病毒则无效。
■接种疫苗,减少重症风险并预防死亡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专家韩德琳告诉记者,相较往年,今年成都的手足口病发病呈增高趋势,与我国手足口病发病持续高发趋势相同。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因手足口病发病持续增高,国内已有患儿死亡的报道,而致死病毒正是EV71。数据显示,在手足口重症患儿中,EV71病毒阳性占74%,在死亡病例中,EV71病毒阳性者占93%。
韩德琳告诉记者,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种,其中EV71是导致重症的一种病毒。EV71是人类肠道病毒中的一种,感染该病毒可引起多种疾病,其中以手足口病最为常见。该病毒具有脊髓前角神经组织嗜性,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因而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换句话说,如果能够控制EV71,那么,手足口病的重症风险将大大减少,从而预防死亡。EV71疫苗的出现,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特别提醒:EV71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
疾控专家强调说,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很多种,EV71是其中之一,EV71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对该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但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还需要强调的是,同其他各类疫苗一样,接种EV71疫苗不一定产生%的保护效果,因而,现阶段EV71疫苗以第二类疫苗形式进行推广应用,按照“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选择接种。
看到上述信息,也许部分家长对EV71疫苗有点灰心,“既然不一定产生%的保护效果,那有没有必要接种呢?”疫苗生产方,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专家称,临床研究数据显示,EV71疫苗“接种后两年,对EV71所致手足口病保护率达94.7%,对EV71所致住院及重症手足口病保护率达%”。
■疫苗接种关键问
一问:哪里可以接种EV71疫苗?
市疾控中心专家:从8月1日起,EV71疫苗便已经进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家长带着孩子就近接种即可。
二问:哪些人需要接种EV71疫苗?
市疾控中心专家称,≥6月龄的易感婴幼儿需要接种EV71疫苗。根据现有数据分析,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在6月龄到2岁。专家建议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的易感婴幼儿,且越早接种越好;鼓励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对于5岁以上大年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由于大多数已经被自然感染,现阶段不再推荐接种。
三问:得过手足口病的孩子是否还需要接种EV71疫苗?
专家称,手足口病可由多种人类肠道病毒引起,比如EV71、CAV16等,如果既往的手足口病明确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就无需再接种疫苗,如果所患手足口病是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或者无病原学诊断结果的,可选择接种EV71疫苗。
四问:EV71疫苗可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疫苗生产单位专家称,现阶段建议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两周及以上。因为,目前尚无EV71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相关数据,为安全起见,现阶段不推荐EV71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家长带孩子接种时,最好如实将接种情况告知医生。
五问:EV71疫苗有哪些接种禁忌?
疾控专家说,已知对本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庆大霉素过敏者不适合接种;发热、急性疾病期间的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的患者不适合接种;另外,有以下情况的,在决定是否接种时要慎重考虑:
1.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者,肌肉注射EV71疫苗可能会引起注射部位出血;
2.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接种EV71疫苗的免疫应答可能会减弱;
3.没有得到控制的癫痫患者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等)患者,应慎重考虑是否接种EV71疫苗。
■专家教你认识手足口病
如前文所述,手足口病近两年呈高发趋势,有的患儿在发病后,由于家长缺乏认识,医院就诊时显得有些晚,给治疗带来一定麻烦。如何认识手足口病?就让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专家韩德琳给广大家长普及普及吧。
四大部位有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韩德琳说,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粪—口途径和空气飞沫传播,以及接触性疱疹液、被污染食物、衣服、用具等感染,它常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成人感染后大多不发病,但能传播病毒。
是否患了手足口病,从身体的四大部位就可发现:它以口腔、手掌、足底和臀部出现溃疡、水疱样为特征,伴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患儿出现以下特征之一,医院接受治疗,避免发展至危重症:
1.反复高热(38.5℃以上),持续两天不退;
2.精神差、嗜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出冷汗、四肢发凉。
大多能自愈,少数可发展成危重症
韩德琳说,孩子在受病毒感染后,有2—10天的潜伏期,如果确诊感染发病,自发病之日起,要主动隔离孩子,隔离时间不少于14天。
多数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是普通病例,表现为口腔炎、溃疡及皮肤疱疹,居家隔离治疗,7—10天就可痊愈。但这不是医院的理由,因为,3岁以下、体质较弱、治疗不及时的患儿可发展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少数患儿可发生肺水肿、心肌炎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导致患儿死亡。
平时如何做?生病去哪里?
为防止患上手足口病,家长平时要注意些什么呢?韩德琳说,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平时要做到勤洗手、勤通风、晒衣被、吃熟食、喝开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幼儿园因手足口病停课期间,避免孩子与患病的小区儿童密切接触。
韩德琳强调,在成都市,医院负责重症手足口病治疗,他们分别是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医院)和医院,一旦发生重症,患儿医院。
重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治白癜风兰州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