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育贤保健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来

2021-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手足口病科普小课堂

亲爱的家长朋友:

手足口病在广东省有季节性高峰,上半年手足口病从1月份开始慢慢攀升,4—7月进入发病高峰期。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且会复发,学龄前儿童又是易感人群。请家长一定要提高预防意识,帮助孩子建立良好卫生习惯,做好有效的预防工作!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以手、足、口腔和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

有哪些病原体会引起手足口病?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柯萨奇病毒A6型(CA6)、柯萨奇病毒A10型(CA10)最为常见,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71感染所致。

得了手足口病后会怎样?

得了手足口病后身体会出现的变化。

手、足和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口腔内出现疱疹或小溃疡,常伴有口痛、厌食、低热等症状。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没去哪,怎么也得病了呢?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流行病学的机制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大要素来解读。

01

传染源

患病幼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很高。

02

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再经口感染;或者通过咳嗽、喷嚏等呼吸道飞沫传播;还可通过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而感染。

03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接种手足口疫苗后还会患病吗?

1.仍会有患病的几率。因为目前只有EV-A71型灭活疫苗,而该疫苗只能预防EV-A71感染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种(型)的病毒没有预防作用。

2.那为什么还要打疫苗?因为“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所以打了预防针可以有效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从而保障生命。

预防宝典

1.教育幼儿勤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做好个人卫生;打喷嚏时用手或纸巾捂住嘴、鼻,及时处理用过的纸巾并洗手。

2.少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如游乐场、公园、超市等公共场所),不去接触社区的大型玩具;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以保障孩子的健康。

3.大人也会感染引起手足口病病毒,不过大人的抵抗力强,少发病。但会成为携带者,可能传染给孩子。因此,建议家长在外回家后先洗手、更衣再亲密接触孩子,尽量不亲吻孩子。如果家中有手足口病的孩子,负责护理的大人最好不要接触别的孩子。

4.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生冷食物。

5.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衣物被褥常置阳光下暴晒。

孩子患病怎么办?

1.如发现孩子口腔、手、足、屁股、膝盖处有红疹或疱疹且伴有胃口不好等症状要引起重视,切莫大意!医院就诊治疗,并留在家观察隔离休息至痊愈才回园,同时告知班级老师。

2.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3.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上应准备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出疹期间,尤其在口腔内水疱破溃成小溃疡期间,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流质饮食。病愈后可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4.加强幼儿膳食营养,注意食品安全,饮食锻炼搭配平衡改善体质。

5.幼儿一旦患病需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除,开取痊愈和复课证明后方可入园。很多患儿过了急性期,症状均会消退,不发烧也没疹子了。但患儿体内病毒排出的时间可持续1~2周,所以手足口病隔离时间为2周。

撰稿:伍少君

编辑:吴柳滢

审核:储梦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zz/12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