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预防科普小知识

2021-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春季传染病预防科普小知识

“杜宇青山三月暮,桃花流水一溪云。”满园春色如约而至,流行病毒不约而同。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等;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病、甲型病毒性肝炎等。流行病毒虽然可怕,但是大家切莫惊慌,这期文章我们会向大家科普春季流行病相关小知识,并告诉大家如何有效预防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

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重症患者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和隐形感染者。

流行性感冒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在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中可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麻疹

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及眼结膜炎,病程第3-4天开始出现皮疹,严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

风疹

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皮疹,并伴有耳后和枕后淋巴结肿大。孕妇妊娠早期初次感染风疹后,病毒可进入胎儿,造成流产或死胎;

水痘

起病初期可能会有畏寒、低热、乏力等症状,持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皮疹起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发展为疱疹。疹子主要位于躯干,其次为头面部。可并发肺炎、脑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后腮腺明显肿大,但尽管病变在腮腺,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感染,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腺体和器官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

3、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4、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5、要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但雾天不要晨练,因为浓雾中不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而且水汽较多,会影响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

6、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7、可进行免疫预防:流行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疫苗。

肠道传染病的特点

肠道传染病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诺如病毒病:

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但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

甲型病毒性肝炎:

起病急,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随后出现黄疸期,有可能出现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1、病从口入,注意饮食卫生很重要。在外面吃饭尽量选择干净卫生有信誉的地方;垃圾和油炸食品都要适量。

2、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拥有强健的体魄,身体的抗病毒能力才会越强。

4.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营养丰富的新鲜食品。

5.消灭苍蝇、蟑螂,清洁环境,防止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和餐具。

6.平时需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不喝生水喝开水的习惯。尽量少吃冷饮,包括雪糕、冰激凌和冰水等。

7.不要一次性吃得太多,暴饮暴食会损害肠胃的防御系统,让肠道致病原有机可乘。

8..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

排版:陈羲

文字:陆云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zz/12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