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从容面对孩子的伤病
2017-6-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又是一年九月开学季,无论是刚刚踏进校园的一年级新生,还是已经熟悉校园的高年级大孩子,都将离开家庭保护开始自己的校园生活。在等待更多伙伴和更精彩的生活的同时,也难免会带来更多的磕磕碰碰。而这时,作为家长,要从容面对,才能让孩子更经得起风雨,茁壮成长。孩子的健康成长,牵挂着父母和所有亲人的心。然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疾病的困扰、意外伤害的威胁。为此,国寿家庭医生卡专线医生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针对12岁以下的儿童,提出专业建议。何时安心何时忧俗话说:“小孩不装病”。通常情况下,孩子的外在表现是我们判断是否有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精力充沛、大声哭闹、面色红润的孩子,即使在发热,也通常不会有严重的问题;而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异常安静、哭声无力等表现,则提示孩子可能病情严重。这一点,对于无法语言沟通的婴幼儿,尤为重要。特别是:孩子面色苍白+发热+萎靡嗜睡,要考虑脑膜炎的可能;萎靡嗜睡+胸腹呼吸动度明显减低,要考虑肺炎或严重支气管炎的可能;面色苍白+安静、不活跃,要考虑肠梗阻、肠套叠的可能。简单地说,可以用“精气神+液体出入量”来评估孩子罹患重病的风险:(1)“精”,孩子的精神是否活跃;(2)“气”,是否有呼吸困难;
(3)“神”,神色是否苍白无华,肢体是否厥冷;
(4)液体入量,是否24小时内进食、水量不到平常的一半;
(5)液体出量,是否存在小便色黄、量显著减少(24小时消耗纸尿片少于4片)。这五个方面,存在问题的项目越多,孩子罹患重病的危险越大。如果孩子能够正常饮食、睡眠,小便量正常而大便通畅,通常不需要考虑紧急寻求就医,在家观察一段时间是允许的。比如,对于晚间发病的孩子,在多数情况下,与其带着孩子在医院的急诊室,不如在家根据孩子的情况给一些对应的处理,等白天再从容看病。紧急时刻勿惊慌5岁以下的孩子经常发生的紧急情况主要有:中毒、意外事故和暴力伤害、呼吸困难、寒战发热、惊厥抽搐、腹痛、耳痛、呕吐等。6-12岁的儿童,常见的紧急情况包括:意外事故和暴力伤害、呼吸困难、腹痛、呕吐、过敏症发作、蚊虫叮咬、耳痛等。孩子发生紧急情况,当下的正确应对非常重要。对家长而言,需要1)镇定2)正确的行动。下面对常见的紧急情况及其应对作简单的介绍:1中毒家长应该非常注意药品、化学制剂(包括洗涤、清洁、消毒用品等)的正确放置,以避免孩子的接触。如果发现或怀疑孩子误服了药物、化学制剂等,应及时就医寻求帮助。就医时记得带好产品标签,以便医生参考。洗胃应在误服1小时内进行。如果误服时间已经超过1小时,则应考虑服用活性炭,必要时可以合用导泻剂以加速药品的排泄。①大部分的药物(如镇静剂、抗抑郁药、降糖药、降压药、阿司匹林等)都可以被活性炭吸附;②酸、碱、酒精、碘剂、铁剂、重金属等则不能被活性炭吸附,这些物质的清除,必须依靠医生的帮助,有时需要全肠道灌洗。2异物孩子如果不小心吞服了异物——1、马上出现面部紫胀等窒息表现,异物可能卡在咽喉。①对于较大年龄的孩子,可以考虑马上使用所谓Heimlich手法:让孩子站立,家长站在孩子身后,双手环抱孩子,一手握拳,双手紧握,拇指紧贴在孩子上腹部(肚脐上、肋骨下),猛力压迫腹部,可冲开咽喉部的异物;②对于婴幼儿(1岁以下儿童),则不宜使用这种方法,而应该使孩子上身前倾,用手掌以较大力量拍打上背部两侧肩胛中间的区域或者以类似Heimlich手法,用合适的力量压迫孩子的胸部;③对于窒息并陷入昏迷的孩子,可以考虑孩子仰卧,家长以手掌压迫孩子上腹部(位置同上),有时这种压迫可以重复进行,并须注意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异物。2、孩子没有窒息,但有明显甚至剧烈的呛咳。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用力咳嗽,通常情况下,吸入异物都可以咳出。否则,可以用力拍打背部5次,并注意观察每一次拍打是否能缓解症状;如果症状加重或不能有效缓解,连续拍打5次后,可以使用5次Heimlich手法。症状如果持续存在,可以重复上述拍打、Heimlich手法。3、没有窒息、呛咳的情况,通常不要过于担心。请记住,吃到胃里的东西绝大多数都可以在3天左右自然排出,这包括硬币、纽扣、尖利的物品、安全别针、玻璃(如破碎温度计残端等)。如有怀疑,可以就医以要求X线检查。如果较大的异物在1个月里都没有排出,确认位置没有显著的移动,则需考虑开腹手术取出。3烧烫伤日常生活中,要非常注意让孩子远离热源、火源,远离危险的酸碱性化学品,并注意杜绝触电的危险。偶尔,孩子还是可能会被烧烫伤。无论何种原因的烧烫伤,第一时间的正确处理都应该是大量的凉水冲洗。应该持续的凉水冲洗20~30分钟后,再根据情况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民间的“偏方”,多数都是误导。与冷水冲洗相比,烫伤后马上在伤面涂抹任何东西都是不恰当的(我们听说过的“獾油”、酱油、牙膏等等都在此列)。还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有色的外用药,如龙胆紫、红药水等。原因是,这些药品不易清洗,会影响医生对创面严重程度的判断,从而影响正确的创面处理。4碰伤、摔伤磕磕碰碰在小孩子是司空见惯的事。婴幼儿时有坠床的情况,刚会走路的孩子跌到、碰伤也在所难免。防患于未然总是值得强调的。孩子的卧室和经常活动的场所铺地毯、木地板等柔软或弹性好的材料;对刚会走的孩子,低矮的家具注意用海绵包角或做成圆钝的边角等等,都是很好的考虑。孩子摔伤、碰伤后不要惊慌。多数情况下,这种碰伤都不会有太严重的问题。伤后马上用冰敷,比如可以用自制冰块砸成碎冰,盛于塑料袋内,外包毛巾敷于患处,这有助于减轻血肿和疼痛。1、四肢的磕碰,只要孩子能自如地活动关节,下肢受伤后可以自如行走,通常都提示没有严重的损伤(比如骨折或关节脱位等)。除了伤后马上冰敷,伤后24小时后可以热敷;注意经常抬高受伤的肢体以利于血液回流,防止或改善肿胀。2、头部碰伤,如果确认孩子没有意识丧失(如,孩子在大人的视力所及范围内受伤,伤后马上大哭),没有恶心、呕吐等情况,伤后反应正常,通常没有大的危险,在家注意观察而不一定需要马上就医。伤后第一个24小时,注意观察孩子的神志,如果白天正常活动,睡觉时每2小时左右试探一下孩子的应答也能有正常的反应,24小时后再出现严重问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否则,如果孩子伤后有意识丧失,有恶心、呕吐的症状,或者有其它异常的表现,则应考虑及时就医,以排除严重的伤情。5虚脱、晕厥儿童意识丧失是急症,可能提示存在威胁生命的医疗状况。面对这种情况,请一定记得两种东西是孩子的大脑所不可或缺的:氧气和糖。如果中断大脑的血供,脑内的氧和糖只有2分钟的储备。孩子出现虚脱、晕厥的常见原因有:①严重的过敏、脱水、失血等导致的循环血容量的突然减少;②药物、动物毒液的中毒,酸中毒,低血糖、低钠血症,严重的感染;③心律失常、心肌病;神经系统因素,如癫痫发作、脑炎、脑膜炎、颅脑外伤、血管迷走神经刺激;④各种原因的窒息,如溺水、意外的绳索绕颈、会厌炎、严重的哮喘发作、咽喉异物等。紧急的处理包括:将孩子侧卧位,清除口腔内容物,保持咽喉通畅,保证环境良好通风。孩子发生虚脱、晕厥,通常需要马上就医以查明原因,给予进一步治疗。就近就医,给孩子吸氧、输液(可以经验性地补充葡萄糖溶液),抽血化验检查等都是非常必要的。有一种情形,孩子会因为生气或者晕厥出现短暂的屏气,俗称“背过气”。通常发生在半岁至6岁的儿童(最常见于2至3岁),孩子在一声响亮、长声的大哭之后呼吸停顿、脸色苍白转而紫绀,严重情况下可以有短时的意识丧失和阵挛发作,可能持续10到60秒。这种情况通常都可以自行缓解,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也和智力发育迟缓、癫痫发作等无关,因此无需过虑。家长应该注意避免导致孩子过于激动的情境和氛围,但是应该注意坚持正确的原则、防止因为担心孩子的上述发作而无原则地对孩子骄纵、溺爱。国寿家庭医生卡,满足您为自己,为家人打造一份健康生活的需求。如您在日常生活总遇到以下问题,请记得有国寿家庭医生卡12小时健康专线在时刻关爱着您:·常见意外伤害处理建议:如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轻度烧伤或烫伤、儿童鼻出血等·常见急性病症处理建议:如发热、咽痛、咳嗽、恶心、呕吐、腹泻等·常见药物使用指导、建议·常见慢性病防治: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居家健康问题如失眠、慢性头痛、食欲不振等身体不适·健康保健问题如控制体重、合理运动、健康饮食、戒烟等·常规体检项目建议及体检报告异常结论咨询·儿童专区常见问题如儿童护理常识及儿童疫苗注射计划·女性保健常见问题如宫颈癌预防,孕期问题等白癜风要怎么治疗北京重点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