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如何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和学生食品
2020-10-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jk100f.com/m/
春回大地,复苏的不仅仅是花草树木,也有病毒和细菌。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等;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病、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新学期即将来临,如何有效防范各类传染病,保障食品安全?
预防冬春季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重症患者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和隐形感染者,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流行性感冒: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在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中可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麻疹:
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及眼结膜炎,病程第3-4天开始出现皮疹,严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
风疹:
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皮疹,并伴有耳后和枕后淋巴结肿大。孕妇妊娠早期初次感染风疹后,病毒可进入胎儿,造成流产或死胎;
水痘:
起病初期可能会有畏寒、低热、乏力等症状,持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皮疹起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发展为疱疹。疹子主要位于去干,其次为头面部。可并发肺炎、脑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后腮腺明显肿大,但尽管病变在腮腺,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感染,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腺体和器官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手足口病:
多发生于10岁以下的婴幼儿,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为典型表现,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
诺如病毒病:
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但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
甲型病毒性肝炎:
起病急,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随后出现黄疸期,有可能出现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如何预防
预防春季传染病,滨江区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大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冬春季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1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2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3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
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5
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
6
搞好卫生,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
7
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就近就医。
8
接种相应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食品安全小知识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学生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每位同学都应该学习和了解食品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增进自我保护意识,抵制垃圾食品的诱惑。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食品安全小知识:
尽量选择校内食堂就餐
校园内各类食品经营者一直是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重点监管的单位,食品安全较有保障,建议广大师生尽量选择在校园内就餐。如需在外就餐应选择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且食品安全量化级别较高的餐饮单位就餐,不要光顾无证无照以及卫生条件较差的餐饮店。
不在无证摊贩处购买食品
购买食品应到正规的食品经营店购买食物。购买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存在腐败变质。在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应仔细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三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地址、无生产日期)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颜色比正常食品有明显色彩差异的熟食和饮品等食品。尽量不食用或少食用“五毛”、“一元”食品。
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
餐前便后要洗手,避免裸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
2
餐饮用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消毒,保持干净卫生;
3
要注意分辨食品是否变质,不吃感官异常和未烧熟煮透的菜肴;
4
少吃或不吃腌制肉类、熟卤菜、凉菜冷食、四季豆、野生菌、小龙虾、生食海产品等高风险食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