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的宝宝感冒分析,都是你想知道的
2020-1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2次北京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今天是国际镇痛日,国际疼痛学会决定从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国际镇痛日”。
作为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主观内在感觉———“疼痛”,是我们经常遇见的问题。
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所以至今还有众多患者正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
最常见的莫过于头疼,而头疼又常常伴随着感冒,最怕疼的莫过于小孩,那么小孩感冒头疼该怎么办?
儿童感冒的分类
儿童感冒分为流行性感冒(即俗话说的“流感”)和普通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又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流感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和季节性,如每年的冬季和春季,气候干燥,有利于流感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宝宝在幼儿园和学校这些人群聚集的场所,容易被传染而引起局部的流感小流行。
普通感冒也是由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普通感冒可以发生在一年四季,没有大流行的特性。
项目
普通感冒
流感
病原
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流感病毒
传染性
非传染性
丙类传染病(按乙类管理)
季节性
季节性不明显
有明显季节性
发热程度
不发热或轻、中度热、无寒战
多高热(39°~40°),可以伴寒战
发热持续时间
1~2d
3~5d
全身症状
少或没有
重、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
并发症
罕见
可以出现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脑膜炎或脑炎等
病程
1~3d
5~10d
死亡率
较低
较高,死亡多于流感引起原发病(肺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脏病等)急性加重或出现并发症(肺炎、心肌炎、脑膜炎或脑炎等)
季节性
根据研究显示[1],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儿童中,感染病毒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感染细菌(73%vs15%),并且5岁以下儿童较年长儿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人偏肺病毒(HMPV)的可能性更高另外,5岁及以上儿童较年幼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可能性更高。
这些病原体往往具有季节性。
RSV、流感、HMPV和肺炎球菌在冬季高发。
其中感染率较高的RSV异常高发于年末和下一年初的冬季。人鼻病毒感染率全年保持稳定。
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从夏季到秋季增加,在冬季达到高峰。整体而言,肺炎感染率在秋季和冬季最高。
宝宝感冒如何用药
因为所有类型的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只是针对细菌有效,对病毒是无效的,所以,感冒应用抗菌药物是无效的。
对于宝宝,特别是对2-3岁的宝宝来说,呼吸道感染、咳嗽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病毒感染是不需要服用抗生素的。
一般在5岁以上,宝宝肺部感染才和细菌密切相关。如果是病毒引起的感冒一般都是自限性的,即使不吃药也能慢慢康复。
如果宝宝症状比较轻,妈妈多给宝宝喝水,注意屋里通风,饮食清淡即可。
如果宝宝症状比较严重,就医院治疗。
有的妈妈认为,有时候宝宝感冒,不管是不是细菌感染,服用抗生素2-3天就有明显好转,那是不是是细菌感染就直接治疗了,不是细菌感染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呢?
不良反应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鼻部症状(流涕和鼻塞)和(或)咳嗽,患者可能伴有咽喉发痒。
初期鼻分泌物为清水样,数天后可变为黏稠的脓性分泌物,之后脓性分泌物变清晰,或仅有鼻腔干燥的症状。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鼻分泌物转变过程为:清水样→脓性→清水样,且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宝宝若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则应考虑:
①症状持续7-10天以上且无好转;
②疾病初期出现严重症状,包括高热(体温≥38.9℃)、脓涕等持续时间超过3-4天;
③临床症状或体征恶化,包括新出现发热、头痛,呼吸加快或者鼻腔分泌物增多。
④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持续5-6天并似乎开始有所改善后,又出现新的发热、头痛或流涕加重等症状加重的表现。
医院明确诊断,给予进一步治疗。
大部分CAP系病毒感染所致。
因此,学龄前患儿无须常规接受抗生素治疗。对于既往健康、已免疫接种的婴儿和学龄前儿童,当其轻中度CAP可疑为细菌感染所致时,应选择阿莫西林作为一线抗感染药物。
若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的CAP为非典型致病菌感染所致,应接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并尽可能在临床相关时间窗内进行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
在流感高发期,有流感症状的中重度CAP患儿应尽快接受抗流感病毒治疗。一般抗生素的用药疗程为热退和呼吸道症状改善后48-72小时。
具体时间咨询医生。请坚持服完全疗程,有助于病菌彻底清除。
如何预防儿童CAP
●儿童应接种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以及百日咳疫苗。
●≥6个月的婴儿及青少年每年都应接种流感疫苗。
●为保护<6个月的婴儿不受感染,父母和看护人应接种流感和百日咳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减少了流感病毒感染后肺炎球菌CAP的发生。
●CAP高风险的婴幼儿应预防性使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降低RSV所致重症肺炎和住院的风险。
宝宝感冒常用药物有哪些
由于感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同时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a.减充血剂:该类药物可以使感冒肿胀的鼻黏膜和鼻窦的血管收缩,有助于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
伪麻黄碱能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血管,对血压的影响较小,是普通感冒患者最常用的减充血剂。
这类药物除口服外,还可直接滴鼻或喷鼻,但一般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d。
b.抗组胺药:该类药物具有抗过敏作用,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抑制小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通透性,有助于消除或减轻普通感冒的打喷嚏和流涕等症状。
第一代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具有穿过血脑屏障、渗透人中枢神经细胞与组胺受体结合的能力,因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胆碱作用,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减轻咳嗽症状。
但是,这类药物能够引起宝宝嗜睡,妈妈应该知晓。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具有非嗜睡、非镇静的优点,另外,抗组胺的鼻喷剂局部作用较强,而全身不良反应较少。
c.镇咳药:常用的镇咳药根据其药理学作用特点分为两大类:
(1)中枢性镇咳药:为吗啡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该类药物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
①依赖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可直接抑制延髓中枢,镇咳作用强而迅速,并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由于具有成瘾性,仅在其他治疗无效时短暂使用。
②非依赖性镇咳药:多为人工合成的镇咳药。如右美沙芬,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镇咳药,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无镇痛和镇静作用,治疗剂量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亦无成瘾性。
多种非处方性复方镇咳剂均含有本品,右美沙芬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可以取代可待因(有成瘾性)的镇咳药。右美沙芬也可以引起宝宝嗜睡。
d.祛痰药:祛痰治疗可提高咳嗽对气道分泌物的清除率。
祛痰药的作用机制包括:增加分泌物的排出量,降低分泌物黏稠度,增加纤毛的清除功能。
常用祛痰药包括愈创木酚甘油醚、氨溴索、溴乙新、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
其中愈创木酚甘油醚是常用的复方感冒药成分,可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气道分泌物增多,降低黏滞度,有一定的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达到增加黏液排出的效果。
常与抗组胺药、镇咳药、减充血剂配伍使用,在使用时要加强给宝宝排痰祛痰的辅助治疗。
e.解热镇痛药:主要针对普通感冒的发热、咽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
该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通过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使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出汗与散热而发挥解热作用,通过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作用。
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以及按年龄给药,不可随意给宝宝加药量。注意药物超量加重宝宝肝脏负担,可能造成肝损伤甚至肝坏死。
总结
因此,在给宝宝选择时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不要同时服用两种感冒药,因为很多感冒药成分相同,合用会导致药物过量。■不能选用成人用感冒药,不能选用没有儿童推荐剂量的感冒药。
■目前伪麻黄碱、右美沙芬和马来酸氯苯那敏是儿科最常用感冒药中的成分,相对安全,不建议选用含安乃近和氨基比林成分的感冒药。
■最好不要私自给2岁以下的宝宝服用感冒药,如果宝宝病情较重,请咨询医生开具相应的处方。参考文献
[1].JainS,SelfWH,WunderinkRG,etal.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RequiringHospitalizationamongU.S.Adults[J].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5):-27.
[2].IDSA儿童与成人急性细菌性鼻窦炎临床实践指南..
[3].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修订.
[4].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年版.
科普智囊团
作者:程青——首都医科医院药学部
编辑:药小师——合理用药科普
校对:药小师——合理用药科普
审核:袁锁中——“药科普·益万家”合理用药科普评审委员会委员
本文为“药科普·益万家”合理用药科普优秀稿件
我们已经加入
合理用药科普联盟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