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炎的症状
2014-9-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本病潜伏期1~7日,一般2~3日,临床上按病情及表现分为四型:
①普通型:占病例的90%。急性起病,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痛、流涕,进入败血期后出现高热、畏寒、寒战。70%的病例皮肤粘膜出现暗或紫红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匀的瘀点、瘀斑。1~2日后进入脑膜炎期,出现颅内高压,表现为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呈喷射状)及脑膜刺激症(即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布氏征阳性),血压升高,常有怕光、狂燥甚至呼吸衰竭等。身痛烦躁不安和表情呆滞等毒血症表现,严重者出现谵妄、昏迷。婴幼儿(2岁以下)因颅骨缝及囟门未闭,脑膜炎症状常不典型,表现为高热、呕吐、拒食、哭闹不安,甚至惊厥,虽无脑膜刺激征,但前囟门饱满有助诊断。
②暴发型:此型多见于儿童,病情凶猛,如不及时抢救可于24小时内死亡。常高热,头痛,呕吐,严重精神萎靡,意识障碍,时有惊厥,少尿或无尿,患脑实质损害患者迅速进入昏迷,惊厥频繁,肢体偏瘫,血压高,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很快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此型又分为暴发休克型和暴发脑炎型。体克型除普通型症状外,其突出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精神极度萎摩,有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皮肤出现花纹,尿量减少,血压下降,脑脊液多澄清,细胞数略增加或正常。血培养及淤点涂片为阳性。暴发脑炎型,其突出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不安,频繁呕吐,抽搐,迅速昏迷,最终发生脑疝,呼吸衰竭。同时具有休克型和脑炎型症状者为混合型,病死率极高。
③轻型:仅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点,涂片染色可发现病原菌,此型多见于儿童。
④慢性败血症型:很少见,多为成人,迁延数月之久,以发热、皮疹、关节病变为特征,少数有肝大,多次血培养至高点涂片可找到病原菌。
治疗高热者用酒精擦浴,头痛者口服阿斯匹林,惊厥、抽搐时用10%的水合氯醛灌肠。 ①普通型:磺胺嘧啶仍为首选药物,5~7日为一疗程。加服等量碳酸氢钠,用药24~48小时症状不好改用青霉素g或其它。 ②暴发型:治疗尽早静脉推注大剂量青霉素g。5~7日为一疗程。除抗菌治疗外,还要积极的抗休克及防止dic。脑炎型要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和呼吸衰竭。中医治疗,热入营分型以清营泄热为原则;热入营血型以气营两清为原则。
预防本病的预防主要是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直至症状消失,居室通风好,消毒衣物。对带菌者给予药 物治疗。对可疑病人应予观察或治疗。可用磺胺嘧啶,同时用等量碳酸氢钠口服,连用3~5天,或者用磺胺异恶唑,连服3~5天。流行期外出带口罩,减少集会。广泛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主要用于6月~15岁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