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期雨约春季传染病的预防
2016-1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10次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学生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春季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哪些传染病春季易流行?又该如何保护孩子,远离它们呢?下面主要介绍几个传染病。
01
一、水痘:俗称出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与患者直接接触或呼吸道都可传播,出生6个月以上婴儿到学龄期前后儿童大多数都容易感染发病。患儿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潜伏期多为半个月。典型症状为发热(39℃以下)、头痛、咽痛、乏力不透、四肢酸软或恶心、呕吐、腹痛等。发病24小时以内皮肤表面可出现皮疹,数小时变疱疹,2~3天后干燥结痂。皮疹分批出现,前后共有两三批,每批之间有重叠,痂盖约在两周左右自行脱落,不留疤痕。
病儿必须隔离至全部疱疹完全结痂(至少6天)。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是预防有效措施。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或因慢性病正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孩子,尽应可能避免与水痘患儿密切接触。如不慎有密切接触,可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
对水痘患儿,主要是加强护理,症状较轻者多采用对症治疗,高热、瘙痒明显,采取适当退热措施,适量应用抗组胺药物或镇静剂,以保证睡眠,防止过度抓挠损伤皮肤继发感染。水疱破溃发生轻度感染者,局部涂以龙胆紫(紫药水)。如水疱破溃有黄色痂皮,则表示已继发感染,须加用有效抗生素。
02
二、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水沫传播。任何年龄可传播本病,以3~15儿童多见。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潜伏期约为14~25天。典型症状为持续发热1~6天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以耳重为中心的肿胀、疼痛,持续4~5天消退,全过程1~2周。小部分患儿除腮腺肿大外,还有多种临床表现及合并症,可并发多种腺体(颌下腺、舌下腺、胰腺及生殖腺)、神经系统及心肌炎症,约有10%的患儿合并脑膜脑炎。
患病的孩子需隔离至肿大的腮腺(颌下腺)完全消退为止。按规定给孩子接种流腮减毒活疫苗;家庭居室经常打开门窗充分换气,集体儿童机构采用紫外线照射,都能有效减少和预防流行。
对患儿要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宜卧床,给予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腮腺炎口服液”(中药制剂,市场有售)或“板兰根冲剂”。腮肿局部可将“如意金黄攻”或“青黛散”或“六神丸”(碾成粉)加食醋调成糊状直接外敷。个别患儿皮肤对食醋过敏出现痒感时,可改用淡茶调制。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排大小便异常及腹痛、浮肿等异常情况时,医院传染科或传染病院就诊,以明确有无合并脑膜脑炎、胰腺炎、肾炎或性腺炎症的可能,并尽早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经及时治疗,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03
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潜伏期数小时到2天。流感病毒的特点是容易变异,通过不断的变异产生新的病毒株,感染力极强,容易发生大规模流行,其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绝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先是出现发冷、寒战等症状,随后发烧,体温升高至摄氏39℃以上,持续3~5天,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流感患儿在烧退后24小时解除隔离。平时注意防寒保暖,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流行季节避免带领孩子去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有条件的,提前接种流感疫苗。流感属于自限性疾病,在治疗上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初起流鼻涕、打喷嚏症状较重时,可以吃些新康泰克等药物。咳嗽、咯痰等症状较重时,可选用祛痰和止咳药物。出现高烧,可吃一些退热药对症治疗。注意多休息、多喝水,防止出现合并症,一般一周左右可自然痊愈。
04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经呼吸道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6岁以下儿童患病率最高。患儿从感染病菌到发生临床症状,潜伏期多为2~3天,最长可达一周。其特点是起病急,突然发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点(或瘀癍)及抽搐和颈项强直等异常症状。严重的可在数天内死亡,或留下脑性瘫痪、脑积水等后遗症。
及时隔离流脑患者至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至发病起不能少于7天);每年的11、12月份按时给孩子注射流脑疫苗;避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定时打开门窗通风;勤晒被褥,勤洗衣服;每天用2~3%黄连素溶液或0.2%呋喃西林溶液滴鼻,或多吃一些大蒜。这些措施,均可有效地预防流脑的发生和流行。
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类与青霉素类抗生素相当敏感。经过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及早治疗患儿可在1周后逐渐准痊愈。3岁以下婴幼儿除发热、呕吐以外,常常拒乳拒食,并伴有腹泻、睡眠不安,尖声喊叫,容易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流脑流行季节,凡有以上症状患儿,医院检查治疗。
可能,并尽早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经及时治疗,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
如何来预防传染病?
1、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学校也会有计划的实施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7、切莫讳疾忌医。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8、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学龄前的儿童抵抗力比较弱,建议家长在传染病高发的时节,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以免感染病毒。
?
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后怎么办?
1.家长若发现孩子为疑似传染病时,不要惊慌。以防发生误诊,要及时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
2.若医院确诊孩子为疑似传染病时,要立即和班主任联系,做到早报告,以便园方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保护班级中的其他孩子。
3.孩子患病期间请按照医生要求对孩子进行隔离治疗,痊愈后须持医生证明返校。做到早隔离,早治疗。保护易感人群。
4.在观察和治疗期间,希望家长多和班主任保持联系。
?全国白癜风最好医院
?北京哪家皮肤病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