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来袭,家长们快来get如何预防

2020-11-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没错!流感又双叒叕来了!

每年冬春季节都是流感开始肆虐的时段。大家一听到关于流感的消息都会有些许的担心。

天气逐渐转凉,新冠疫情刚刚放缓脚步,流行性感冒又要在秋冬季节掀起波澜了。

流感要如何预防?怎样判断是否得了流感?这份预防流感必备知识送给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一起来预防↓↓↓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按其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四个型别: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H3N2亚型等)和乙型(B型)流感病毒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丙型(C型)流感病毒仅呈散发感染,丁型(D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猪、牛等且未发现人类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病毒表面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蛋白结构和基因特性,可分为多种亚型。目前,发现的HA和NA分别有18个(H1-18)和11个(N1-11)亚型。

流感有哪些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流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常见潜伏期为1-4天(平均2天),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一般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24-48小时即可排出病毒,排毒量在感染后0.5-1天显著增加,在发病后24小时内达到高峰。

儿童为何更容易感染流感?

学校、教培机构作为人群密集区域,常有学生集体感染流感的现象,儿童更容易感染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特殊场所,相对封闭,学生接触密切,集体活动多且学生抵抗力较差,很易导致各种传染病在学校内的流行和传播,特别是流感。

第二、儿童自然感染流感病毒或疫苗接种少,体内预存免疫弱,对流感病毒的交叉保护作用较弱;

第三、儿童自身呼吸道较成人可能没那么发育健全,且自身免疫系统处于发育状态,容易受到流感等呼吸道病毒的侵袭并出现症状;

第四、儿童的个人卫生习惯也不太良好,不能完全做到咳嗽遮住口鼻、勤洗手等,造成疾病传播风险加大。

得了流感要怎么治疗?

轻症感染者可自行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感染流感后更容易产生重症,应当及早就诊。

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流感的有效治疗药物,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如何预防流感?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有效治疗药物,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

●勤洗手;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摸眼睛、鼻或口。

●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

●当家长带有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

如何与普通感冒区分?

常见类型:1.单纯型流感最为常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的症状相对轻微,或不明显。开始先有恶寒,继而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一般发热2~3日后体温下降,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较显著,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消化道症状。病程仅1~2日即可痊愈。此型患者症状消失后,精神很差,体力恢复较慢。2.肺炎型流感主要常见于小儿、老人或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者。起病时与单纯型流感相似,但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咯血、紫绀等症状。病程可延长3~4周。少数病人可因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小儿病死率较高。3.中毒型流感肺部病变不明显,但具有神经系统及全身血管系统损害,临床伴有明显脑炎或脑膜炎症状,如高热不退,神志昏迷。成人可出现谵妄,小儿可出现抽搐,并出现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布氏征阳性等。少数病人由于血管神经系统紊乱或肾上腺出血而导致血压下降或休克等,此型病死率较高。

关于接种流感疫苗的10问题

01流感疫苗真的有效?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可以显著降低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02接种人群有哪些限制?原则上,大于等于6月龄、没有禁忌症的任何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推荐6月龄—5岁的儿童、60岁及以上的老人、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优先接种。03一次接种效果持续多久?接种流感疫苗后,通常能够达到6~8个月的保护效果,建议每年都接种!04疫苗“脱靶”,怎么办?实际上,流感疫苗“脱靶”很常见,因为流感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性很高,因此有必要再接种!作为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推荐每年接种疫苗。05错过最佳时期,还要打吗?有必要!流感疫苗越早接种越好,什么时候接种都不晚。建议家长们,除了急性中高度发热或者急性严重感染的情况,趁早带孩子去接种。06三价、四价怎么选?三价还是四价不需要太纠结,及时接种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接种了低价疫苗,没必要追加高价,只要及时接种其一就可以。07得过流感,还要接种吗?建议接种!多数情况下,患流感都是感染单一型病毒。但是一次感染不会对所有亚型都产生抗体,仍建议恢复以后接种流感疫苗。08

接种后打喷嚏、咳嗽,正常吗?

?轻微的喷嚏、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属于接种流感疫苗后的正常疫苗反应,也有可能是偶合反应,不必过于担心。09孕期能接种吗?推荐接种!孕期任何阶段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并且对出生后的宝宝也会产生一定保护作用。哺乳期的宝妈们接种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10抗病毒药能预防孩子感染吗?对于身体健康既往没有基础疾病的孩子,不推荐常规使用奥司他韦预防流感

最后,特别提醒的是:

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

应该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

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病毒治疗,

可以减少并发症。

流感的危害的确很大,

但当它来势汹汹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无计可施。

总之,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

不轻易听信传言尝试不科学的预防方法,

警惕出现的疑似症状,必要时及时隔离和就医,

保护家人,才是防治流感的重中之重。

-END-想要获得更多最新消息及线上课报名方面的内容蹲点每期小v推送先人一步掌握最新内容~扫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ys/11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