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科普宝宝发热实用手册

2017-3-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们的体温是由体温中枢所调控的,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从而使我们的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里。当机体因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时,称为发热。所以,发热是很多疾病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在不同个体之间会略有差异。小儿的正常体温较成人稍高,这是因为小儿的新陈代谢较成人相对旺盛,且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此外,我们的体温在昼夜之间也有一定的波动:早晨低,下午稍高,但一天的波动范围不超过1℃。

  此外,很多因素也会影响宝宝(特别是2岁以下)的体温。如饮食、剧烈活动、哭闹、穿衣过多、室温过高、情绪激动等,都可能使宝宝的体温出现暂时性升高,但这种暂时性体温变化不属于病理性发热,可给予减少包裹、穿衣,多饮水等降温,不必特殊处理。

  根据热度的高低,发热分度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发热,测体温很重要!哪种体温计更适合宝宝?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体温计有四种:玻璃体温计、电子式体温计、耳式体温计、片式体温计(也叫点阵式体温计)。如小表:

  发热的温度越高,一定表示宝宝病得很严重吗?

  发热的温度是不能完全体现病情的严重程度的。一些小儿常见病,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会表现为连续高热,但只要正确用药,3~5天左右即可控制炎症,恢复正常;而一些血液病、结核等对人体危害更大的疾病,患者体温可能不会太高。此外,对于早产儿和部分免疫功能极差的患儿,即便有严重的感染也未必发热。因此即使宝宝体温不太高,但发热超过2~3天以上,也建议看医生。

  是不是一发烧就要去看医生?

  当宝宝发烧时,妈妈们可先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除了发热之外,宝宝是否还伴有咳嗽、流涕、鼻塞、腹泻、腹痛等症状,程度如何。如2~3不退热或伴随的其他症状加重,医院就诊。

  发烧,一定要吃退烧药吗?

  若宝宝只是低热,温度未超过38.5℃,妈妈们可先采取物理降温;当宝宝发热的温度达到38.5℃以上,此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对于有高热惊厥史或对发热反应较重(如较大儿童伴有全身酸痛、明显寒战等)的患儿,体温未超过38.5℃时,在医生指导下亦可使用退热药。

  发烧,怎么给宝宝降温呢?

  当宝宝体温未超过38.5℃时,妈妈可采用物理方法为宝宝降温。一般可选用退热贴、洗温水浴、酒精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温方法。若宝宝低烧持续2~3天以上,医院就医。

  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最好采取药物降温的方法。小儿常用的退烧药物有布洛芬制剂(如美林等)和对乙酰氨基酚制剂(如泰诺林、小儿退热栓等)。对于宝宝应服用哪种退烧药以及服用药物剂量,一定要咨询医生,按医嘱用药。通常服药一次,降温时间可持续6小时左右,但降温持续时间与个人体质、用药量剂量、疾病状态等有关。

  家用退烧小偏方

  1、捂汗退烧正确吗?

  对于小宝宝(特别是2岁以内的婴幼儿)其体温中枢发育尚不健全,无寒战反应。当环境温度过高或是穿得或包裹太多时,宝宝的体温就会越捂越高,反而不利于退热。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其体温中枢发育已较成熟,有寒战反应。所以,发烧时可适当加衣或盖被褥,以减轻患儿的不适感。

  2、吃西瓜可以降温、解体热吗?

  西瓜有利尿作用,如宝宝没有胃肠不适等症状,适量的吃些西瓜可带走机体部分热量,从而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3、发烧会烧坏脑子吗?

  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特别是40℃以上的高烧),会引起脑血管扩张、渗出增加、颅压增加,从而可能导致部分宝宝惊厥,引起缺氧性脑损伤。但若宝宝的发热是由脑部疾病如各种脑炎、脑膜炎而引起的,那么即使其体温不太高,也有可能出现脑损伤。

  4、全身擦酒精能降温吗?

  可以降温。但若全身擦拭,患儿会感觉很不舒服,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我们一般配制成浓度为30%~40%的温酒精,用细软毛巾沾湿在宝宝大血管通过处且皮肤较薄处(如腋下、腹股沟、颈部、额头)反复轻擦洗,气温较低季节要注意防止受凉反复感冒。

  发烧日常Tips

  饮食:发热时,患儿常常没有食欲,且胃肠易充血,十分脆弱。因此,饮食要新鲜、清淡且易消化。

  休息:注意休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在天气较好时,可在空气流通的户外进行短时散步,但避免剧烈活动。









































复方川芎酊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怎样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权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yf/5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