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综合征来袭,最全的鉴别诊断和最佳
2021-2-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呼吸道疾病目前是当今对猪场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不仅给猪场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其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也令猪场苦不堪言。给猪场带来的损失包括:用药量的增多,料肉比的增加,抵抗力降低以及为其他病原微生物提供入侵的风险等。
猪呼吸道疾病为什么难以治疗?
在现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猪呼吸系统疾病往往是由多种因子(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不良饲养管理条件等)相互作用结果,所以常被称为“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
因此,现在防控猪呼吸道疾病不能只通过控制一种方法或者途径来控制猪的呼吸道疾病,猪场常因生物安全措施缺失或购入检疫不严的隐性感染猪只而埋下“炸弹”,并因饲养管理不善或营养不良而点爆“炸弹”。
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原因:
猪呼吸道疾病常表现为呼吸道疾病综合症,是由病毒、细菌、不良饲料环境和饲养管理的应激及独群免疫力低下等多种因子互相协同或互相促进而引发的一种复杂病症。
通常由病毒或原体首先侵入猪的呼吸道,破坏呼吸道防御屏障,然后各种气源性病菌就很容易进入呼吸道和肺部造成继发或混合感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
非传染性因素:
不良环境因素,包括环境温度不适,不同季节温度变化过大,地面潮湿、密度大,通风不良导致空气不新鲜,灰尘、氨气超标严重等因素,导致猪只抵抗力降低从而诱发或加剧呼吸道病。
常见的传染性因素:
主要病原有猪流感病毒、圆环病毒、蓝耳病毒、呼吸道冠状病毒、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肺炎、副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猪肺疫等。
规模猪场的呼吸道疾病新特点:
1、发病率高,达20-80%;
2、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直接死亡率可达20%;
3、呈现混合感染,疾难治;治愈后,猪只增重缓慢、出栏延迟10-15天。
从临床症状进行鉴别诊断:
1)猪流行性感冒:多因气候突变引起,突然发病,全群几乎同时感染,病猪体温升高到40.3℃~41.5℃,有时可高达42℃;病猪咳嗽,呼吸困难,眼结膜潮红,眼和鼻流出粘性分泌物,有时鼻分泌物带有血色;畏寒怕冷,喜钻草堆。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本病主要感染母猪和仔猪。仔猪的症状类似于流感,病猪嗜睡,倦怠,体温升高至40℃~41℃,食欲不振,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有些断奶仔猪感染后表现为下痢、关节炎、眼睑肿胀、结膜炎、耳朵变红、皮肤有斑点;母猪不表现呼吸道症状,其特征主要是繁殖障碍,出现流产或早产,产下木乃伊胎、死胎和病弱仔猪,死产率可达80%~%。
3)猪圆环病毒病:猪生长不良或停滞、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腹泻、苍白和黄疸;在病猪群中有时亦见有包括咳嗽、发热、胃溃疡、中枢神经障碍和突然死亡,其中有些症状可能与继发感染有关。
4)猪支原体肺炎病:猪不运动时症状不明显,但稍作运动,就会出现连续性的咳嗽,呼吸加快,呈腹式呼吸,张口喘气,有明显的喘鸣声,体温一般不升高;本病死亡率虽然不高,但却严重影响猪只生长。
5)猪副嗜血杆菌病: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病猪发热(40.5~42.0℃)、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发紫、眼睑皮下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腕关节和跗关节肿大、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有时会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6)传染性胸膜肺炎:症状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体温升高到42℃以上,呼吸急促,极为困难,张口伸舌喘气,阵发性咳嗽,常站立或犬坐而不愿卧地,自口鼻流出泡沫样分泌物;如治疗不及时,多在1~2天内窒息死亡;能耐过4天者,多转为慢性型,呈现间歇性咳嗽。
7)猪肺疫病:猪典型症状是呼吸困难,最急性型张口呼吸,呈犬坐姿势,咽喉高热、肿痛,口鼻内流出泡沫样液体,可视黏膜蓝紫色,后期体驱下部皮肤变红,最后窒息而死;急性型呼吸困难,有干而短的咳嗽,胸部有压痛,流脓性或铁锈色鼻液,皮肤上有红斑,一般经4~6日后,窒息死亡;慢性型持续咳嗽,呼吸困难,渐进性消瘦,大多因衰竭而死亡。
8)猪链球菌病:最急性病例,往往不表现任何症状而死亡;急性型病例,体温41℃~42.5℃,呼吸促迫,咳嗽,叫声嘶哑,嘴角流白色泡沫,流浆液性鼻液;眼结膜潮红,有脓性分泌物;四肢、耳末稍及腹部皮肤有出血斑:血尿,粪便干硬附有黏膜、黏液;脑膜脑炎型病初体温升高,不食、便秘,有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汁;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转圈,空嚼,磨牙,仰卧于地,四肢游泳状划动,甚至昏迷不醒;部分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
适用于猪四季感冒、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疫、链球菌及病毒细菌混感引起的猪顽固性呼吸道综合症。
组方分析
驱疫健:猪顽固性呼吸道一般都有病毒混合感染,常见的有隐形蓝儿、流感混感,所以套餐里加的有一个高效抗病毒中药,主要用于防治猪蓝儿、圆环、流感、口蹄疫病毒,同时对变异猪瘟也有很好的预防功能。
酒石酸泰万菌素:由日本武田株式会社于20世纪70年代末最早研发,后经英国伊科研发上市,是动物专用第三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唯一能真正到达支气管腔,杀灭支原体的药物,抗菌活性是泰乐菌素的5-10倍,替米考星的2-5倍;碱性侧链能有效改变细胞内PH值,抑制蓝耳病病毒繁殖。临床上主要用于猪支原体肺炎、猪蓝耳病、猪增生性肠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脂质体多西环素:本品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了国际先进的生物靶向技术制剂工艺,持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效果是普通多西环素的2-3倍,克服了多西环素多年来的吸收率低、耐药性高的问题。多西环素进入机体后主要分布于肺以上的上呼吸道,泰万菌素主要分布于肺部,两者配伍作用相加,具有较大互补优势,有效提高了呼吸道疾病的治愈率。
20%氟苯尼考:本品选用左旋氟苯尼考原粉,纯度高、品质稳定,进口的特殊检验仪器,严格控制每批原料品质;采用进口增效剂,克服了常规增效剂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使之本品抗菌活力更高,疗效高于平常氟苯尼考2-3倍,对猪顽固性呼吸道病有较好疗效。
诸药合用可起明显增效作用,治疗时建议采用脉冲式给药方法,能快速解决猪场呼吸道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