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优幼教丨幼儿手足口病温馨提示
2020-12-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近日,气温转凉,昼夜温差逐渐加大,不少秋冬季节性幼儿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其中,手足口病就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甚至可能致命的幼儿传染病!
不少中招的家长表示——之前以为手足口病只是春夏季高发,秋天总可以安心了吧,没想到秋季开学后,又迎来了手足口病次高峰!
幼儿园是人群高度集中地,孩子相互间密切接触,一旦出现手足口传染源,极易引发传染病流行。
???
晨检可以尽早地发现和预防幼儿疾病和疾病的先兆,防止患有传染病的幼儿进入班级,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健康的幼儿。幼儿常见的传染疾病有: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等,这些病都有早期的典型临床表现,如:“手足口病”的早期表现,手心、口腔、脚底等部位出现疱疹;“流感”表现为发烧、发困、流涕、咳嗽等。仔细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播和扩散,不仅为患病幼儿自身提供保障,也为其他幼儿的健康做好安全保证。我们幼儿园在给每位教职员工做好医疗常识辅导的基础上,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早坚持采用“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晨检措施。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最高,这跟孩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关。
感染病毒后,患儿不会立即发病。病毒先在体内大量复制,经过3~7天的潜伏期后才进入发病期。
抵抗力强的孩子仅会出现轻微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出现,而抵抗力弱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啦,不仅发病迅速,甚至可能出现脑膜炎或脑炎、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
传播途径有哪些?
饮食传播
手足口病的致病原因是肠道内的病毒,所以饮食传播是主要的扩散方式之一。被污染的水、不卫生或变质过期的食物都有可能将细菌不断扩散,引起宝宝感染。
飞沫传播
患儿的飞沫中可能带有病毒和咽喉的一些分泌物,几个小宝宝靠在一起说话时,病毒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传播开来了。
接触传播
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餐具、毛巾、被子、内衣等等都有可能沾染上细菌,健康的小宝宝接触到这些东西可能会让细菌有机可乘,还有宝宝过于密集的地方病毒传播得比较快。
???
手足口病有何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的发病对象是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平均为3~5天,最短可为2天,最长可至10天。
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有:
1、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
2、发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溃破后形成溃疡,造成剧烈的疼痛。
3、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4、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5、个别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
如何预防?
治得好不如防得好
病人皮肤接触、体液、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都是感染源,具体生活中我们怎样预防呢?
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
?饭前便后、尤其是外出归来要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不揉眼睛、挖鼻孔,尤其是喜欢吃手的小朋友更要注意手的卫生。
?个人用品专用,携带外出后的玩具和用品注意清洁,公用的玩具要用消毒水擦拭消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环境隔离与保护
?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洗衣勤晒被。
?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到公共场所逗留,如游乐场、电影院、商场等。
?观察身边有无患病儿童,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减少被感染机会。
保护孩子的抵抗力
?传染病流行季节,保护好孩子抵抗力可以大大降低被感染的风险。注意孩子的营养和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引起孩子机体抵抗力下降。
早期发现
?流行期间家长每天晨起或晚归时检查孩子的手心脚心、肛门周围处皮肤有无红疹,口腔有无疱疹,注意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的变化。
柳市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