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脑膜脑炎
2016-1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牛传染性脑膜脑炎又称牛传染性血栓栓塞性脑膜脑炎,是由昏睡嗜血杆菌引起牛的一种传染病。临诊表现发热、运动失调、昏睡,以至死亡。病理特征为脑膜脑炎、肺炎、关节炎。该病多发生于6月龄至2岁的肥育牛,通常呈散发性。冬、舂寒冷潮湿季节多发。昏睡嗜血杆菌是一种非运动性多形性小杆菌,革兰氏阴性。该菌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药及60℃5~20分钟即可将其杀死。可分下列几型。呼吸道型:高热、呼吸困难、咳嗽、流泪、流鼻液,少数呈现败血症。生殖道型:母牛表现为阴道炎、子宫内膜炎、流产、空怀期延长、屡配不孕,所产犊牛发育不良。神经型:发热,精神沉郁,厌食,以球关节着地,步行僵硬,运动失调,转圈,伸头,伏卧,麻痹,昏睡,角弓反张,痉挛而死亡。超急性病例常突然死亡。
根据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病理变化:神经型见脑膜充血,脑实质有小块状出血性软化灶,肺、肾、心可见出血性梗死灶,组织检查,在脑和其他器官有广泛的血栓形成、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本病应以预防为主,可使用氢氧化铝灭活菌苗定期免疫注射,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饲料中添加四环素类抗生索可降低发病率。病牛早期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但如出现神经症状则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目前,用于诊断本病的血清学检验方法很多,但由于许多动物处于带菌状态或隐性感染,所以血清中存在抗体并不能作为曾发生过本病的标志。在饲料中添加四环素类抗生素虽然可降低发病率,但不要长期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图77脑膜充血、出血,在脑的表面有几个微凹陷的红色坏死软化灶(张旭静.动物病理学检验彩色图谱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图78眼球震颤,四肢僵直,昏睡(张旭静功物病理学检验彩色图谱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图79肺脏见出血性梗死灶,色暗红,界眼明显(张旭静动物病理学检验彩色图谱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此文非常重要,您的朋友可能也需要!别忘了发给他们!
白癜风效果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