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过后,母亲对孩子的爱从未间断婴幼儿

2017-6-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2个月的婴儿

一.成长与发育进程

(一)满月时的身体特征

满月的婴儿比初生时的觉醒时间延长,哭声明显减少,面部表情也变得丰富了;满月时,孩子的身体明显变的比较圆润,不仅胳膊,腿等部位长了很多肉,连肚子都是圆滚滚的;这是由于婴幼儿成长中皮下脂肪增多,孩子的皮肤会变的白嫩,光滑,有弹性;不再是出生时又红又皱的模样了。

刚刚满月的婴儿经过成长发育,“M”形的双腿开始伸开,在以后的日子里逐渐长正;满月后的婴儿对母亲的依赖性更强了,并开始懂得大人流露出来的感情,听到愤怒,大声的说话是会啼哭;听到友善的声音会笑。

(二)满月婴儿的基本发育指标

身长:男孩52.2~56.6厘米;女孩51.5~56.1厘米.

体重:男孩3.72~4.72千克;女孩3.68~4.64千克.

头围:男孩35.7~37.9厘米;女孩34.9~37.3厘米.

(三)1~2个月婴儿的生长发育规律

·身长:婴儿在1~2个月的时间里身高增长是很快的,一个月可长3~4厘米,长的慢的婴儿也会增长2~2.5厘米;这个月的婴儿如果出现身长增长不明显,比别的儿童身长明显落后,医院诊断。

·体重:这个月份的婴儿体重增长也很快,平均可增长克左右;但需要注意每个孩子的体重生长是有差别的,有的孩子这个月长的慢,下个月就会出现跳跃式的快速增长。只要家长保证孩子大小便正常,能吃能睡,即使只增长克,也可视为正常水平范围。

·头围:这个月的婴儿头围增长平均值为2厘米,到月底时男孩的正常头围为37~42.2厘米,注意孩子如果头围较小要考虑是否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头围过大则要检查是否有脑积水。

(四)1~2个月婴儿的能力

1.动作发展

由于心理水平,肌肉和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婴儿的动作大部分是全身性的;术语称为婴儿的泛化反应,如父母走进婴儿时,婴儿会出现嘴巴开合,面部肌肉抽动,手舞足蹈的反应。

·面部肌肉运动:婴儿再此时期面部表情丰富,有时出现无意识的微笑,有时会在睡眠中撇着小嘴做出哭相。

·抬头:出生8周时,婴儿能俯卧抬一会头,但不能持久。

·握拳和吮拳

这个时期婴儿手指大部分时间是握拳的,有时会吸吮拳头,有时会伸进嘴里。

·四肢活动

婴儿在不睡觉和吃饭时,四肢会不停的运动,俯卧时,还会尝试支撑起自己的身体。

2.看的能力

能看清15~25厘米内的物体,婴儿此时会追逐亮光,经常会转头去看有灯光的地方和窗外,以前的斜视现象也会在此月自动矫正。

3.听的能力

此月份婴儿的听力进一步增强,对声音有了基本的分辨能力,可以识别噪音.

(五)1~2个月婴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排便异常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满月后的孩子总会出现几天的排便异常,便秘的情况最常见,这是孩子的正常生理现象;只要保证孩子能吃能睡,,别的方面没有出现异常,不必过分担心.

掉头发

掉头发俗称奶秃,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担心孩子会变成秃头,随着婴儿年龄增加,开始吃辅食后,孩子的头发会重新长出来;有的父母给婴儿睡硬枕头,婴儿整天在枕头上蹭来蹭去,加上婴儿出汗,就会把后脑勺的头发磨掉,俗称(枕秃),有些家长看见婴儿出现枕秃就给孩子补钙,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应当立即停止。

哭闹增加

满月后婴儿哭闹次数会增加,哭声也响亮了,此时婴儿的哭不仅意味着饿了,拉了,尿了等生理问题,还包括了情感含义;如果婴儿自己一个人躺着,就会因寂寞而大哭,希望父母去抱抱他。

头部有奶痂

不是所有婴儿都会长奶痂,第一个月很少洗头,或洗头不彻底,爱长湿疹的婴儿会在头部,眉间长出一层黄色奶痂,一般不疼不痒,随着年龄增加会逐渐减轻,如果想清理,父母不要直接往下揭掉,可用消毒棉签蘸上甘油涂在奶痂上,等奶痂变的柔软,在轻轻一擦就掉了。

婴儿奶痂图片

二.婴儿此时期的常见疾病

(一)脑膜炎

脑膜炎是指包覆婴儿脑部的三层薄膜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脑膜炎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化脓性脑膜炎和由于病毒感染的浆液性脑膜炎两种。

脑膜炎危害性很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发展到危险阶段,使婴儿出现大脑性麻痹,心智障碍,严重会死亡,有些家长过于迷信,以为是虚病,错过了给孩子及时治疗的时间,造成了严重后果,所以我们应正确的运用科学知识,及时对孩子对症下药,这是我们宣传婴儿护理知识的动力。

·脑膜炎主要症状

常见症状是精神萎靡,发热,爱哭闹,嗜睡,目光发直,呕吐,前卤隆起,紧张等。有的婴儿会出现紫红色或粉红色,扁平,指压不褪色的皮疹;有的会出现咳嗽,腹泻等症状。一般情况下,脑膜炎症状出现后很快会出现嗜睡状况,偶尔会出现昏迷。

·如何预防

1.如果家里养了宠物,应让婴儿远离小动物。

2.婴儿房间要多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积极防蚊灭蚊,预防蚊虫叮咬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

4.不要让婴儿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等空气不通畅的房间,多带孩子室外活动。

5.按时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

·婴儿患脑膜炎后的护理

1.发现可疑症状立即就医,千万不要拖延。

2.每2小时帮孩子翻一次身,并轻拍婴儿背部,促进排痰。

3.婴儿发热或寒战时要注意保暖,退热后及时帮婴儿换掉汗湿的衣物。

4.如果婴儿昏迷,家长应使幼儿平卧,将头偏向一侧,帮助分泌物排出,以免窒息。

(二)湿疹

湿疹俗称奶癣,是由于遗传,过敏等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初期症状为小红丘疹或红斑,主要在新生儿的两颊,额部和下颌出现,病情如果加重,婴儿皮肤会出现脓疱,水疱黄白色鳞屑和痂皮,会有糜烂和潮湿症状;会扩散到婴儿胸部和四肢;数周或数月后,水肿性红斑开始消退,糜烂面逐渐愈合,婴儿皮肤会变得干燥,湿疹会引起剧烈的瘙痒,会让婴儿经常哭闹,烦躁,经常在夜间发作,影响婴儿睡眠。

·如何预防

1.母亲应注意忌口,如果孩子对母乳过敏,母亲应禁食鱼,虾,蟹等食物。

2.人工喂养的婴儿如果对牛奶过敏,应选择母乳喂养,或给婴儿选择专门的低敏奶粉。

3.避免让婴儿接触可能导致过敏的事物。

·湿疹婴儿的护理

1.应该给婴儿勤剪指甲,避免孩子抓破疱疹引起感染。但要注意不要给孩子戴手套,影响孩子手部发育。

2.患湿疹的婴儿居住的房间温度不宜过高,房间要定时通风。

3.婴儿的衣服应都是棉质的,衣物应保持干净,勤换洗。

4.如果母乳喂养,母亲应忌口,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过敏。

(三)倒睫

·倒睫的症状和预防

·倒睫就是睫毛不朝外长而朝内长,婴幼儿很容易患的一种病症,婴儿会经常流泪,眼睛发红,怕光等;倒睫通常会自行痊愈,不需特别治疗;但如果到乐两岁以后,孩子症状不见好转,就应及时治疗。

·患倒睫婴儿的护理

1.定期滴抗菌素眼药水,预防感染。

2.定期给孩子按摩眼皮,家长双手要清洗干净,按摩次数多了,睫毛会慢慢往外长。

(四)结膜炎

·结膜炎的症状及预防

主要症状有眼睑肿胀,结膜发红,水肿,同时有白色和黄色分泌物;如不及时治疗,炎症还会侵犯角膜,引起角膜炎,有的严重会对视力造成危害。

·怎样预防

·母亲照顾孩子时应洗净双手,保持衣物整洁。

·不要用干净的毛巾为孩子擦眼睛。

·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眼睛是否有异样,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怎样护理

·清理婴儿眼中的分泌物时,家长双手应洗净。

·用眼药水为孩子滴眼。

·孩子用过的物品应及时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勤给婴儿吸收,注意不要让孩子摸自己的眼睛。

(五)腹股沟疝气

腹股沟疝气是婴儿体内小肠,睾丸,卵巢,输卵管等器官经过体腔内空隙脱出,在婴儿腹股沟形成吐出;父母在婴儿腹股沟出可以看到摸到肿块,严重时会肿至阴囊,婴儿出现爱哭,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症状;婴儿大声啼哭时,咳嗽,排尿,排便时,腹部压力会增加,容易出现疝气,父母一定注意。

大部分腹股沟疝气不能自愈,如果病情拖延,婴儿的疝气包块会越来越大,会给治疗带来难度,还容易发生疝气的包块被卡住无法推回腹腔,这种症状回引起肠管,输卵管等器官的坏死,危机婴儿的生命,家长要千万注意!如发现疝气后,应及时就医,不要拖延。

·男孩更容易患腹股沟疝气

男孩的睾丸是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的,如果下降后腹膜鞘状突闭锁不全,就会形成较大空隙,所以男孩比女孩发病率高,是女孩的5~10倍。

·怎样预防

1.不要让幼儿过早站立,以免肠管下坠,形成疝气。

2.多观察婴儿腹股沟,发现肿胀要及时咨询医生,或及时就医。

3.不要将婴儿的腹部裹得太紧,避免加重腹部压力,诱发疝气发生。

4.注意治疗婴儿便秘,不要让婴儿用力排便,避免引发腹压升高,诱发疝气。

三.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1~2个月婴儿营养需求

满月后的孩子处在快速发育期,对各种营养的需求都十分大。仅以热量为例,1~2个月的孩子每天每千克体重仍需要~千焦,与初生时相差无几。

此时孩子的消化系统功能还不发达,最好继续实行母乳喂养。如果母乳不足,应当首先选择混合喂养。如果混合喂养也不能坚持,再考虑采取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的孩子需要适量添加鲜榨的蔬菜汁或果汁(最好别用市售果汁喂孩子),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给孩子添加蔬果汁时,应先用温开水稀释,以免孩子出现消化不良。

·1~2个月婴儿母乳喂养方法

混合喂养是母乳不足、实在不能坚持母乳喂养时的选择。混合喂养虽然比不上母乳喂养,但一定程度上仍能保证母亲乳汁的正常分泌,孩子每天既能吃饱,也能吃到一些母乳,对孩子的健康还是有好处的。

·1~2个月婴儿人工喂养方法

这个月,吃配方奶的孩子应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进行冲调,并注意选择适合孩子月龄的奶粉。此时孩子的吃奶量会有所增加,每次可喂60~毫升,一天喂6~8次。

·注意补充水分

人工喂养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给孩子喂水。因为牛奶中所含的酪蛋白不易消化,乳糖含量相对较少,容易引起孩子便秘,适量补充水分有利于缓解便秘;另外一个原因是牛奶中的钙、磷等矿物质含量较多,且吸收利用率较低,多喝水可帮助孩子排出多余的矿物质,不至于给孩子的肾脏增加太多负担。

给孩子喂水最好选择在白天两次喂奶之间进行(否则孩子容易减少吃奶量),每次可喂60~毫升。

·能不能给孩子喝纯牛奶

我们建议1岁以内的婴儿最好不要喝纯牛奶。牛奶中的某些营养成分不容易被吸收,比如其中蛋白质的4/5为酪蛋白,遇到胃酸后容易凝结成块,难以消化;钙磷比例不合适,含量较高的磷,会影响钙的吸收。其次,牛奶中的乳糖主要是α型乳糖,它会抑制双歧杆菌,并促进大肠杆菌的生成,容易诱发婴儿的胃肠道疾病。牛奶中缺乏大脑发育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利于婴儿大脑的发育。

·常见喂养难题

1.奶水不足需要攒吗?

“攒奶”是一种基于错误认识的错误做法,母亲们一定要赶快停止。为什么呢?还是以前说过的道理:奶不是攒出来的,而是吃出来的。只有让孩子多吮吸,多刺激母亲的乳房,母亲体内才会分泌更多的泌乳激素,从而增加泌乳量,如果总是“攒奶”,孩子的吮吸次数减少,乳房得不到足够的刺激,反而更不容易泌乳,只能让奶水越攒越少。

2.怎样判断孩子吃饱了?

·喂奶时听到孩子明显而连续的吞咽声(连续几次到十几次)。

·两次喂奶之间孩子表现得很满足、很安静。

·喂奶前丰满、鼓胀的乳房变软了。

·喂奶时有下乳的感觉。

·孩子的体重平均每天增加10~30克或每周增加70~克。

·喂奶结束后用手指点孩子的下巴,孩子没反应(如果孩子很快将手指含住吮吸,就说明没吃饱,应继续喂奶)。

·24小时内孩子的尿布湿6次及6次以上。

3.孩子吃完奶咬着乳头不放怎么办?

这时千万不要硬拉,硬拉只会让孩子咬得更紧,反而使乳头受到损伤。母亲可以将孩子的头轻轻地扣向乳房,鼻子被乳房堵住后,孩子会本能地张开嘴,母亲就可以趁机抽出乳头了。此外,母亲也可以将一只干净的手指轻轻伸入婴儿口中,或用手指轻压孩子的下巴或下嘴唇,迫使孩子张开嘴,再轻轻抽出乳头。

4.胀奶时孩子睡着了,需要叫醒孩子喂奶吗?

一般情况下,母亲胀奶时孩子也会醒来,无须特意去叫醒孩子。但是,孩子的胃每3~4小时会排空一次,此时就需要吃奶。如果孩子睡觉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最好将孩子叫醒喂一次奶,以免孩子因过度饥饿,吃奶时太急而呛奶。

母亲可以通过换尿布、触摸四肢和手脚心、轻揉耳垂等方法温柔地唤醒孩子。也可以把孩子水平抱起来轻轻摇晃,让孩子自然地醒来。还可以把乳头放进孩子嘴里,如果孩子饿了,自然就会开始吮吸,也会随着吮吸而醒来。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都唤不醒孩子,说明孩子还没睡够,就不要叫了,让孩子好好睡觉吧。

谢谢支持好时多商贸,如果喜欢此文章,请多多转发;更多婴幼儿小知识请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呼和浩特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zl/6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