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小常识安溪县第十
2019-1-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冬春季是各种传染病高发季节,由于我们青少年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对疾病往往防不胜防。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手足口病等等
0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空气传播,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种带有流感病毒的空气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后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
主要症状:急性起病,体温39~40℃,伴畏寒、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咯痰症状轻微,可有流涕、鼻塞、干咳等。
易感染人群:小儿与青年较多见,另外老年人、儿童、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以及所有易于出现并发症的人也较易感染。
预防措施: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注射流感疫苗。
02--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水痘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
主要症状:在发病之前的表现也许只是感冒症状,潜伏期大约2周,患者会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等,在发热的同时或者在发热1-2天后就开始出疹了,水疱稍呈椭圆形,周围有一圈红晕,后发展为水疱,常会感觉皮肤瘙痒,持续一周左右结痂脱落。
易感人群:水痘多发于冬春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到3岁小儿最多,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强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方法。水痘高发期最好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经常开窗通风。
03--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见于儿童。其临床特征为发热、流鼻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出现特殊的科氏斑(又称麻疹黏膜斑)和广泛的皮肤斑丘疹。麻疹一般康复顺利,但也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传播途径: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通常眼,鼻喉部先出现炎症,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有眼屎,眼球充血变红,咽喉肿痛,发烧,炎症若扩散到咽喉深处则易引起声音嘶哑和咳嗽。儿童易突患发烧,哺乳儿则经常出现高热。幼儿患麻疹,百日咳,风湿热,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时,开始时也发烧,随后出现关节疼痛无食欲,头痛等症状。
易感人群:从来没有患过麻疹这种疾病的人群或者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都是属于麻疹易感人群,而这类人群在直接接触了麻疹病人之后90%都会受到感染,不过麻疹患过一次之后就会对麻疹病毒有免疫力了。麻疹一般不会间接感染或者是通过第三者感染,各位家长们要注意预防。
预防措施:少和患者及其家属接触。接种麻疹疫苗,保持室内通风,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活动,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04--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春冬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在儿童身上。
传播途径:本病只在人群中发生,受感染的人--病人和携带病毒者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
主要症状:潜伏期8~30天,平均为18天。患者大多无前驱期症状,而以耳下部肿大为首发病象,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著肿大。发热自38~40℃不等,症状轻重也很不一致,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整个病程约持续7-12天。
易感人群:5-15岁儿童和青少年最为多见,一次感染可终身获得免疫。
预防措施:与患者隔离,避免直接接触,流行性腮腺炎防制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0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
主要症状:表现为突起发热、头痛、呕吐、皮肤有瘀斑、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高热体温可达40°C,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或瘀斑,1-2日发展为脑膜炎,高烧不退,头痛、频繁呕吐,甚至出现昏迷。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染,儿童发病率较高。
预防措施:早期发现和隔离患者,最主要措施是注射疫苗,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06--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唾沫传播,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也可感染。
主要症状: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易感人群: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预防措施: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儿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0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禽流感病毒高度针对特定物种,但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
传播途径: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主要症状: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易感人群:任何年龄段均可能感染,但12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高,病情也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的家禽接触的人,极容易感染。
预防措施: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喝生水,注意饮食健康。
别去疫区旅游。别与活禽接触。重视高温杀毒。
冬春季节预防传染病传播专家温馨提示:
一、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保持室内清洁
三、注意饮食卫生
四、避免与禽类接触
五、注意消毒
六、发热及时就医
安溪县第十五小学
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宽严相济幸福和谐
治校方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校训:勤敬
校风:厚德雅行志存高远
教风:厚德博学为人师表
学风:勤勉乐学多思好问
一码不扫,可以扫天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