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女财务屁股上长满水泡,痛得要命
2018-3-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杭州最近阴雨连绵,医院针灸科看病的带状疱疹患者比平时多了三成。我去采访时,针灸科副主任医师韩德雄博士正在为一位右肩胛部长满水泡的病人扎针。
“带状疱疹好发于阴雨连绵、湿气重的天气,这种病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痛,有的可能会痛上一辈子,所以大家这段时间要注意通风防潮,好好休息,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
女财务常年在地下室办公
带状疱疹一个月发一次
韩博士说,他接诊过这样一位病人:
“是40多岁的女性,在杭州做财务工作。她的工作环境不大好,办公室在地下一楼,是在一个停车场的一角隔出来的。她一天起码在那里呆8个小时,月初月末忙起来,在那里加班也是常事。
(网络配图)
“杭州的地下室,湿气比较重,她又是北方人,体质上可能也不大适应。半年前,她开始发带状疱疹,臀部、肛周长满水泡,痛得要命。
“医院就诊,配了药,过了10天左右,疱疹退了。可没过多久,她又开始发病,又吃药,但止住后到下个月又发。这样周而复始每月发一次,连续了半年,真是苦不堪言。
(网络配图)
“后来她经朋友介绍来了我这里,我除了帮她镇痛,还取些清热利湿的穴位,调整她的内环境,先后打了一个多月的针灸,疱疹复发才止住。不过,她如果继续在那个工作环境办公,对她的健康还是不利。”
为什么湿气重会影响带状疱疹的发生?韩博士说,带状疱疹通常由病毒引起,人们免疫力低下时,疱疹病毒就会乘虚而入。从西医的角度讲,疱疹病毒更容易在阴雨潮湿的的天气繁殖;从中医的角度讲,疱疹发生与肝胆经的湿热密切相关,湿热之邪既可以内生,也可以外受,阻滞经络,蕴结肌肤,导致气血凝滞,疼痛剧烈,病程迁延。
“虽然一般人不会像那位女财务那样一年四季身居比较潮湿的环境,但每到春天多雨时节,患疱疹的人数还是会直线上升,到了梅雨季会更多。”
得了带状疱疹,最受不了的是痛
采访韩博士时,正在接受治疗的疱疹病人告诉我:“这个病太痛了,我疱疹只是长在右肩背上,可感觉右半边身子全部在痛,右手臂更是痛得要麻掉了。”
旁边一位50多岁的女士也说:“我有个小姐妹也得过这个病,她当时痛得5天5夜没睡觉。”
韩德雄博士说,带状疱疹在全身都可能出现,甚至内脏也可能长,其中以斜肋部、胸背部最为多见,占全部疱疹病人的一半以上。
带状疱疹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疼痛,最大的危害是可能对神经造成永久性损害,因为疱疹病毒是嗜神经病毒。
韩博士看到过一位60多岁的男性,因为疱疹后遗症,疼痛难忍,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到神经内科做了一个“硬膜外麻醉”,通过麻醉剂抑制痛觉。但是,他的麻醉剂不能停,一停还是会痛,所以只好每天背着一个镇痛泵,有副作用也没办法。
“如果能在疱疹发作的急性期就介入针灸治疗,镇痛效果会比较好。针灸在刺激穴位时,能够干预介导疼痛的细胞信号的传导通路,还能使体内产生类吗啡样物质,对局部的痛敏化进行抑制。”
另外,慢性疼痛会使人情绪变得焦虑抑郁,而焦虑抑郁又会使疼痛感加剧,恶性循环。针灸镇痛的另一机制,就是调节大脑中枢分泌神经递质的水平,增加快乐因子“5-羟色胺”,让人感觉疼痛减轻。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针灸还可以取一些清热利湿的穴位,调整疱疹病人的内环境,使其病程缩短,疼痛减轻。
“带状疱疹发生后遗症的几率是10%-20%,其中一半以上后遗症的症状还是疼痛,针灸治疗可以使后遗症的发生率减少10%-20%。”不过,韩博士也强调,针灸在疱疹急性发作期时就介入,镇痛、治疗效果更好,等到留下神经痛后遗症时再用针灸,效果就弱了。
多雨季节注意通风防潮
煮玉米时不要把须去掉
韩德雄博士提醒,现在这个多雨季节里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潮,尽量保持居住环境干燥;另外要休息好,不要太累,以免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虚而入。
少吃甜食、油腻,这些食物都会让湿气滞留于体内不易排出。米仁、山药、赤豆、鲫鱼等利湿的食物可以多吃点。另外煮玉米时,不要把玉米须去掉,与玉米同煮,煮出来的水喝喝,也是有清热利湿的功效的。冬瓜带皮煮汤也有相同功效。
得了带状疱疹的话,发病期间不能吃发物,比如海鲜、鹅肉等,杭州人很爱吃的笋和黄花菜,也是发物。
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尤其要引起重视,比如眼周长疱疹可能引起脑膜炎、脑炎等,耳周长泡疹容易面瘫,会阴部、肛周长疱疹的,医院排查,看看是否同时患有肿瘤等病。
本文由都市快报(dskbdskb)授权转载
病从口入!您多多提防!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