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还存在于体液中

2015-12-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研究已证实,人乳低聚糖在体内体外均有抑制微生物病原体的作用,而低聚糖的唾液酸残基的存在非常重要有害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感染细胞的第一步是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糖类,进而侵入宿主细胞可溶性糖结合物(如粘液素)的低聚糖序列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糖类具有同源性,可首先与致病微生物结合,然后经纤毛作用被排出,保护粘膜细胞免受侵害

母乳中唾液酸化的低聚糖是许多病原体的高度特异性受体,诸如引起婴儿腹泻的轮状病毒、霍乱弧菌毒素,可致新生儿脑膜炎和败血症的大肠杆菌有文献报道,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出生头三个月唾液中的sa水平是配方奶(粉)喂养早产儿的2倍,在对4~5月龄的足月儿研究中也得出相同结果这说明,在婴儿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和肠道正常菌链球菌脑炎传染群建立之前,唾液酸化的低聚糖与母乳中的其他免疫营养成分一起保护幼儿抵抗感染性疾病

唾液酸——帮助宝宝免受脑膜炎侵害

唾液酸(sa)是澳优能力多中含有的7种拟母乳因子之一,是一族九碳酸性单糖的总称,又称为n-乙酰神经氨酸,它是细胞膜和可溶性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sa除少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外,其余均以结合形式存在于粘液素、糖蛋白、糖脂分子的低聚糖链中

人体脑部的sa含量最高,尤其是在与突触发生和神经传递有关的神经节苷酯整合部分研究发现sa与dha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一样,对婴幼儿脑发育意义重大sa还存在于体液中,体液中的sa复合物对粘膜表面的结构和功能起保护作用通过研究还发现,怀孕妇女唾液中的sa含量随着孕期增加不小儿脑炎发烧断升高母乳的sa含量也较高,尤其是初乳,其总sa含量为1.28±0.26g/l,且多包含于低聚糖中
白癜风怎么预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ys/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