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饮食
2018-9-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击图片上面的蓝色小字快速 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患儿吃东西疼痛,并拒绝进食,流口水等。
手口足病症状: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手部图片:
足部图片:
口部图片:
手足口病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病毒感染,大多由柯萨奇病毒传染致病,大部分病例发生于每年的6~10月间,好发于10岁以下的婴幼儿。
(图片来自网络)
发病初期宝宝会发热,温度在37.8~39.0℃之间;而后口腔内会出现透明的小圆水疱,多出现在面颊内侧和舌头上,也可长在嘴唇、牙龈、上颚、脚心、手掌、手指和脚趾的缝隙间。
(图片来自网络)
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等,可防止手足口病的发生。在高温多湿的夏日,应尽量让宝宝处于凉快的环境中,并维持皮肤的清洁。平时帮宝宝换衣或洗澡时,可稍做检查,看看宝宝皮肤有无异状。
银花绿豆汤
材料:金银花24克、淡竹叶10克、绿豆30克。
调料:蜂蜜。
做法
1、将金银花、淡竹叶洗净,用纱布包好;绿豆洗净,浸泡一夜。
2、把绿豆与纱布包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约1小时,加入少许蜂蜜调味即可。
3、食用前加入适量核桃油
丝瓜粥
材料:丝瓜克、大米克。
调料:姜末、葱花、盐。
做法
1、丝瓜洗净,去皮,切小块备用;大米淘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分钟。
2、锅置火上,加水烧开,倒入洗好的大米煮羹,将熟时加入丝瓜块及葱花、姜末、盐,烧沸至入味即可。
3、食用前加入适量核桃油
黄芪山药粥
材料:黄芪30克,山药、薏米各60克。
调料:盐、鸡精。
做法
1、黄芪洗净,切片,加水煎汁,去渣取汁毫升;山药洗净,切片备用。
2、将薏米放入黄芪汁中煮至粥将熟时,放入山药片继续煮至粥熟,加入盐、鸡精调味即可。
3、食用前加入适量核桃油
提示:
此粥味道很香,可以刺激宝宝食欲。
经常食用,可以起到健脾、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丹丹姐姐提示大家: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来源肠道的细菌病毒,益生菌和乳铁蛋白,有预防做用。
如果您有关于育儿、健康等问题,请在文章底部留言
你能看到这篇文章是因为他人无私分享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
你的一次转发、会帮助无数人……
健康育儿及养生知识分享:(查阅文章分项目录和历史记录可看到更多资料)
营养师王丹公众平台操作指南
对不起,宝贝,我想我不够爱你
关爱为你生孩子的女人--营养师王丹喉咙有痰怎么办?(大全,适合全家,建议收藏)
孩子一生中的“黄金八年”
人体十二大器官最爱哪些食物
17种男性补肾壮阳食物
来,学会揉腹疗法,幸福全家
0-3岁宝宝智力开发指导
宝宝哭闹(便血)要警惕肠套叠
爸爸带孩子越久,孩子就越聪明!
产后脱发怎么办
乳糖酶不耐症和蛋白质过敏的区分
关于肠绞痛(大全)
产后脱发怎么办
吃饭的顺序?对,你会这样顺序吃吗?
接送孩子路上怎么跟孩子聊天?
宝宝挠腔门、腹痛等也有可能是肠道寄生虫
缺什么就吃什么,照着吃就对了!
12岁小男生的"育婴记"
宝宝便秘--您用手抠?用肥皂?用开塞露?
孕妈小心夏天中暑
远离肿瘤,避免这些不健康生活习惯
母乳与奶粉混合喂养
你能看到这篇文章是因为他人无私分享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
你的一次转发、会帮助无数人……
(如果您有关于育儿、健康等问题,请在文章底部留言)
分享知识和爱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