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必看春季来临,牢记儿童手足口病的预

2018-7-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春天即将来临,手足口高峰期又到,手足口该如何预防?得了手足口该如何护理?关于手足口,家长一定要弄清楚这些问题。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

手足口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入口感染。

如何及早发现手足口重症?

两摸:一是摸宝宝额头是否发高烧,二是摸四肢皮肤是否冰冷;

两看:一是看宝宝是否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二是看孩子肢体是否抖动、无力和惊跳等。

手足口病潜伏期

手足口病有潜伏期,手足口病好发于春天到夏天这段时间。1—4岁的孩子,最容易被感染。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很多,因此一个夏天,孩子也有可能被感染2次。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6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5天。手足口病的其它症状中,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一般无疼痛及痒感,痊愈后不留痕迹。

除此之外,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手足口病发病初期,孩子会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疱的周围有红晕水疱的液体清亮,水疱的长轴与皮纹是一致的。

然后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脱屑),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

同时在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齿龈上也有散在的水疱,但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手足口病症状

一般症状表现:(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2)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我们可以通过一组图文来了解下。

一、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二、相关对症治疗

少数患儿可能由于易感体质因素出现病情反复,病情发展迅速,引起不同的并发症,这种情况多见于3岁以下的孩子。部分可导致神经系统感染,出现精神不好、嗜睡、四肢抖动或抽搐,全身乏力等,更为严重的还表现为昏迷、抽搐频繁和脑水肿等。这时候的患儿容易得脑炎、脑膜炎。

三、预防护理措施

手足口病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得过手足口还会再得吗?

会。因为宝宝感染一种型别的病毒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他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比如,宝宝感染过CoxA16病毒就不会再次感染该病毒,但还可能感染EV71。

得了手足口需隔离多少天?

手足口病的隔离期应该是从感染后的14天结束。通常潜伏期2-7天,所以一般隔离10天左右。

大人会感染手足口吗?

会。虽然手足口是而通病,但大人也会感染手足口,一般不会发病,但是会因为携带病毒而传染给孩子,因此大人也要注意预防手足口。

手足口高发期还能带孩子外出活动吗?

能。孩子户外活动完全可以照常进行,但是不要去人多、拥挤、不通风的地方,如室内游乐场。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孩子免疫力,也是防病的一种方式。

本文来源网络整理,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爱贝更多精彩内容,长按下方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专业权威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yf/88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