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危害与防控

2017-2-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猪伪狂犬病的危害与防控

目前伪狂犬病在我国多个省市流行,许多猪场都有伪狂犬野毒存在,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伪狂犬病,希望能为从业者及时发现、诊断、防控猪伪狂犬病有所帮助。感染伪狂犬病毒后的病猪,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随年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还与感染途径、感染毒株的毒力以及免疫情况有关。

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随年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还与感染途径、感染毒株的毒力以及免疫情况有关,哺乳仔猪最为敏感,可引起仔猪迅速大批死亡,病程不超过72h,小于2周龄的仔猪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可达%,主要表现为高热(41℃)、拉稀、流涎、食欲废绝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症状,开始为震颤发抖、运动不协调,唾液分泌增多,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发展至角弓反张。

成年母猪和公猪感染后的症状主要是呼吸症状,成年猪感染伪狂犬病毒的死亡率很少超过2%。种公猪感染该病后,会出现睾丸或阴囊肿胀、性欲下降、精子活力降低,丧失种用价值。伪狂犬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导致死亡。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其中以产死胎为主。妊娠母猪流产,是感染伪狂犬病毒的早期临床症状。母猪妊娠初期,可在感染后的20天左右发生流产,也有可能胚胎会被吸收,母猪重新进入发情,在妊娠后期(妊娠第二或第三期),经常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或者产出弱胎。只有某些特定亚型的病毒能够导致成年猪感染并死亡。成年猪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成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病毒最开始增殖的部位可见坏死性炎症变化。可观察到特征性的扁桃体坏死,淋巴结轻度充血或周边出血,严重者可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坏死,肝脏和脾一般有散在白色小坏死灶(2~3mm);肾脏表面有点状出血或白色坏死灶;脑部水肿充血、出血,脑脊液增多。肺表面有时可见灰白色坏死灶,肺水肿、出血和小叶性肺炎,鼻粘膜和咽部广泛充血。脑组织可见灰质和白质的非化脓性脑膜脑炎,血管袖套,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卫星现象及嗜神经现象。

2.流行现状

在年之前我国猪场使用gE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防控PR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果,然而,年以来PR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流行,波及到河南、安徽、四川、山东、重庆等多个省市,发病猪场数量众多,损失惨重。研究人员从9个省市20个发病猪场釆集了份血清病料,所有猪场均免疫过PR疫苗。通过IDEXXgE-ELISA试剂盒检测出gE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51.9%(/),其中黑龙江猪场gE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最低,为16.7%(10/60),而最高的河南地区猪场阳性率可达94.2%(49/52)。进一步对病猪的脑组织进行PCR病原学检测,研究结果表明PRV感染阳性率达90%(18/20)。山东农业大学的学者使用gE-ELISA试剂盒对来自山东省至年的份血清样品检测结果显示:猪个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4.1%(/),而猪场血清抗体阳性率高达65.59%(67/),结果分析提示寒冷的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夏秋季则相对较低;大型规模化猪场阳性率最低,中型次之,小型阳性率最高;初生仔猪和保育猪相较于其他阶段的猪阳性率最高。

在我国,许多免疫过PRV疫苗的规模化猪场依旧发生伪狂犬病,且具有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提示可能有新的变异伪狂犬病病毒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分离鉴定了很多株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毒株,并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伪狂犬病毒发生了变异,其中囊膜蛋白中gB、gC、gE和gD变异较大。现在PRV变异株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流行毒株,疫苗保护效果评价试验表明免疫经典株的血清对变异株的中和效价较低(1:10~1:32),不能保护猪群免受伪狂犬野毒的感染。

3.防控措施

在当前猪场疾病复杂化的情况下,做好伪狂犬病的监测至关重要,应定期进行伪狂犬病毒gB、gE抗体检测及病原检测,了解猪场抗体水平及发病状况。加强猪场饲养管理水平,做好消毒工作。发病后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淘汰病猪,全群紧急免疫,饲喂电解多维、葡萄糖等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疫苗免疫是防控伪狂犬病的有力措施,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疫苗,可使用沃华生物的沃威宁(Bartha-K61株、三基因缺失SD12株),三基因缺失SD12株为基于当前流行变异株进行基因缺失的弱毒株,能够对当前流行的变异株提供足够的保护力,且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好。感染压力较大的场可对仔猪0~3日龄滴鼻免疫后,35日龄、70日龄加强免疫两次;对于伪狂犬病比较稳定,压力较小的场,也不能放松警惕,可免疫两次;母猪可普免3~4次。另外,应根据当地伪狂犬流行情况及本场状况,适当增加或减少免疫次数,调整免疫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治疗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yf/5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