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家长注意了今日起孩子要谨防这种传染
2017-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今日芒种,表示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前后就进入了梅雨季节了,连绵的雨水带来的麻烦,杭城爸妈最近应该是深有体会!除了出行不便、到处湿漉漉的以外,这些“趁虚而入”的传染病,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一定得提高警惕了!
小儿腮腺炎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多见于5~10岁的儿童。严重的可引起其他器官的并发症,如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家长千万不可大意。
孩子得了腮腺炎有哪些症状:
1、脸部肿胀。这是最典型的症状。孩子得了腮腺炎后,面部会肿胀,用手触摸能够感觉到表皮温度较热,并伴随孩子张嘴或咀嚼时有疼痛感。
2、发热也是常见症状之一。
3、厌食、乏力。发热使患儿体内的代谢酶活性下降,加上肿脸咀嚼时的疼痛,使宝宝不愿意进食,浑身乏力。
预防方式1、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3、孩子得病后需在家隔离21天,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采取煮沸或暴晒等方式进行消毒。
水痘又到水痘多发季节。水痘是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常在1岁至16岁孩子中集体流行。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
水痘患者是水痘的唯一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也可能因为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染病。集体生活的小朋友为易感人群,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可发病,像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等容易局部暴发流行。
预防方式1、注意空气流通,阴雨天气是水痘病毒特别活跃的时候,应注意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2、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3、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也很重要,接种疫苗后15天人体就可以产生抗体,且免疫力持久,这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中暑闷热的天气会让人产生憋闷的感觉,对孩子来说更难过。入夏以后,天气干燥,太阳直射的热度就随之而来,要是不注意降温,孩子可能就会捂出痱子。
此外,夏天气温升高,体内的汗闷着,就容易犯懒。特别是处在成长期的宝宝们,尤其会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因此在夏季,家长不仅要注意闷热的气候对宝宝的影响,还要对宝宝勤加锻炼,让宝宝多出汗、多流汗,这样才能使宝宝体内代谢能适度运作。
如果害怕宝宝受伤而不让他参加锻炼,或者宠宝宝让他懒在家里,不仅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强健、使宝宝的体质下降,而且还会让宝宝的汗无法正常排出,进而影响宝宝体内的水液平衡。
如何让孩子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天呢?
精神上夏天天气闷热,容易使人心神不安。尤其是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宝宝来说,更容易烦躁不安、易哭易闹。这些同样也会引起家长的烦躁不安,对宝宝的情绪不佳而导致一个恶性循环。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所以在闷热的天气里,家长应当在精神调养上让自己和宝宝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才能气机宣畅,通泄方可自如。
起居上夏日昼长夜短,中午给宝宝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但不宜久睡,一来为了不影响晚间正常的睡眠,二来午后的久睡也会使宝宝阳热不得散发,体内郁结过久则易引发病症。
芒种过后,午时天热,宝宝容易出汗,因此夏天要常给孩子洗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体内郁热便易于发泄。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不能在出汗后立即洗澡。衣衫要勤洗勤换,不能未干透就穿在身上。
饮食上
因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低,易引起偏吃,懒吃的状态。在炎热的天气影响下,机体能量的损耗较大,主要是呈现在钙质和消化系统方面等。所以,此时的饮食宜以补充钙质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偏温燥、温热的食物尽量不吃,或少吃。也不宜暴饮冷饮,应该适当多吃些应季的、清热解暑的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芒种吃什么1、黄瓜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黄瓜就是凉性蔬菜中的代表,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钾低钠的特点,适合夏天人们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及流失的无机盐。
2、鸭肉
四季之中,鸭肉特别适合夏季食用,俗话说得好:“防苦夏多吃鸭。”鸭肉富含人体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治疾病。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3、木耳
木耳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具有益气、润肺、补脑、轻身、凉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称,夏天多吃点黑木耳,一方面有利于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凉血、增加食欲之效。
4、薏米
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5、桑葚
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皇帝御用的补品。成熟的桑葚味甜汁多,酸甜适口,又被称为“民间圣果”。中医学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桑葚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
本文由微一小编综合发布!
来源:湖北经视(hbjs_)、39健康网、99健康网、网络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北京有好的白癜风医院吗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最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