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男子被吃脑虫入侵20天病逝看触目惊
2016-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杨女士的丈夫何先生感染“吃脑虫”20天后,离开了家人……今年8月14日,杨女士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在深圳的一处景区玩水,当时玩得还挺开心,可是从19日何先生开始出现头痛咳嗽等症状,当时以为是感冒,就吃了感冒药。而后加重入院,经过多天的治疗,9月3日,何先生最终不治身亡。
经过何先生感染到的阿米巴原虫,又称“吃脑寄生虫”,现已知内阿米巴属的溶组织内阿米巴会引发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耐格里属和棘阿米巴属主要引起脑膜脑炎、角膜炎、口腔感染和皮肤损伤等。临床上,溶组织内阿米巴引发的病例多,感染面广,危害大。
图:耐格里阿米巴虫
其侵袭力可能主要由于产生毒素或溶细胞物质增强吞噬活动,虫体表面磷酸脂酶A和溶酶体酶促使发病。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开始有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迅速转入谵妄、瘫痪、昏迷,最快可在一周内死亡。
蛔虫是无脊椎动物,线虫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图:蛔虫占据肠道,引起肠梗塞
幼虫致病期部分病人肺部X线检查,可见浸润性病变,病灶常有游走现象;成虫致病期可损伤肠粘膜、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结膜炎、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甚至发生胆管坏死、穿孔、以及肠扭转和肠坏死。蛔虫幼虫在体内移行、发育、蜕皮还可引起Loffler`s综合征(吕弗勒综合征)。临床上以肺部炎症症状为主,伴有全身表现:患者发热、咳嗽、哮喘、血痰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X线检查可见浸润性病变,重度感染时可出现肺水肿、肺出血等。多在1-2周内自愈。
血吸虫寄生于多数脊椎动物,卵穿过静脉壁进入膀胱,随尿排出。幼虫在中间宿主螺类(主要为Bulinus属和Physopsis属)体内发育。成熟幼虫通过皮肤或口进入终宿主体内。曼森氏裂体吸虫(S.mansoni,即曼氏血吸虫)在大、小肠静脉中,主要分布于非洲和南美洲北部。卵随粪便排出。幼虫进入螺体,再通过皮肤回到终宿主体内。
日本裂体吸虫(S.japonicum,即日本血吸虫)主要见于中国大陆、日本、台湾、东印度群岛和菲律宾,除人外,还侵袭其他脊椎动物,如家畜和大鼠等。
图:血吸虫晚期病人
绦虫,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普通成虫的体长可以达到72英尺(21.米)。扁形动物门的1纲。全部营寄生生活。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幼虫主要寄生于无脊椎动物或以脊椎动物为中间宿主。
绦虫妊娠节片和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如果猪或牛吃了这些虫卵,经过48~72小时,虫卵六钩蚴就会在它们的肠道里面脱壳而出,穿过肠壁进入血液,随血流到达全身各处,经过60~70天,发育成囊尾蚴。囊尾蚴可在猪体内生存3~5年。小儿吃了含有囊尾蚴的猪肉或牛肉,在小肠液的作用下,囊尾蚴头节翻出来,吸附在肠壁上,经2~3个月,发育成成虫。小儿也可能吃下被虫卵污染过的食物,绦虫卵在肠道内脱壳,孵化出六钩蚴,六钩蚴穿过肠壁,随血流到达全身各组织,发育成囊尾蚴,引起囊虫病。
图:含有囊虫的米猪肉
图:长期吃三分熟牛排,吃出牛肉绦虫
肺吸虫(Paragonimuswestermani)也称“卫氏并殖吸虫”。隐孔吸虫科。体呈卵圆形,背面隆起,体表多小棘。长7-15毫米,宽3-8毫米。红褐色,半透明。口吸盘和腹吸盘大小相等。寄生在人的肺脏内,也可异位寄生在脑等部位。猫、犬、猪等也能感染。
肺吸虫卵一般呈卵圆形,黄褐色,壳厚,有小盖。第一中间宿主是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溪蟹、喇蛄(寄生在鳃、肌肉等处)等。人因食生醉和未煮熟的蟹或喇蛄而受感染,引起肺吸虫病。
人若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石蟹、蜊蛄,囊蚴进入小肠,幼虫脱囊而出,穿过肠壁到腹腔,再穿过横膈进入肺内发育为成虫。成虫在宿主体内可活5~6年,长者达20年。不论成虫或幼虫都有移行的特点,在移行途中可寄生于其它脏器,但在肺以外的其它脏器,虫体大多数不能发育为成虫。要杀死肺吸虫囊蚴,需要在70℃的水中煮3分钟,或在℃的水中煮1分钟,将水产煮熟煮透后吃还是安全的。
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sinensis(Cobbold,)Looss,,简称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liverfluke),华肝蛭。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又称肝吸虫病。
图:吃生鱼片、日本寿司的人患肝吸虫病的几率要大得多
华支睾吸虫病的危害性主要是患者的肝脏受损。病变主要发生于肝脏的次级胆管。成虫在肝胆管内破坏胆管上皮及粘膜下血管,虫体在胆道寄生时的分泌物、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等因素可引起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超敏反应及炎性反应,出现胆管局限性的扩张及胆管上皮增生。病理研究表明,受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胆管呈腺瘤样病变。感染严重时在门脉区周围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的萎缩变性,甚至形成胆汁性肝硬化。
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中医叫三尸虫,是细胞内寄生虫。寄生于细胞内,随血液流动,到达全身各部位,破坏大脑、心脏、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种疾病。它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虫,球虫亚纲,真球虫目,等孢子球虫科、弓形体属。
有先天性和获得性弓形虫病二类。先天性弓形虫病只发生于初孕妇女,经胎盘血流传播。受染胎儿或婴儿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有的出生后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症状;也可造成孕妇流产、早产、畸胎或死产,尤以早孕期感染,畸胎发生率高。据研究表明,婴儿出生时出现症状或发生畸形者病死率为12%,而存活中80%有精神发育障碍,50%有视力障碍。以脑积水、大脑钙化灶、视网膜脉络膜炎和精神、运动的障碍为先天性弓形虫病典型症候。此外,可伴有全身性表现,在新生儿期即有发热、皮疹、呕吐、腹泻、黄疸、肝脾肿大、贫血、心肌炎、癫痫等。融合性肺炎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辟谣:人类感染弓形虫的几种途径可以总结为:食用未熟的肉类、接触猫咪粪便等其他弓形虫最终宿主排出的粪便。正常与宠物接触并不会感染。
人体常见的寄生虫还有很多,我们挑出常见的几种来说了。为了更好地预防寄生虫,不管什么虫,请做好以下基础防御工作:
健康龙江行动:共筑肝胆健康长城!“肝胆病患者治疗全面帮扶计划”启动!1、援助项目:肝胆治疗费援助20%;
2、援助对象:肝胆疾病患者;
3、援助时间:年10月开始实施;
4、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慈善总会肝胆专项基金
5、医疗单位:医院
6、申请途径:
拨打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