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ldquo脓rdquo

2021-3-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庚子鼠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所有中国人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但作为医务人员,我们仍需与各种各样的病魔作斗争,无畏困难,不惧艰险,砥砺前行。医院新兴科室—神经外科,更是承担起杨浦区人民生命健康之重担,为当地群众保驾护航。

家住平凉路的张阿姨,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意识模糊,遂急诊送至我院。查头颅CT示左侧额叶脑脓肿及前颅底复发脑膜瘤。

入院次日意识障碍加重、体温进一步升高,予查头颅磁共振见脑脓肿与左侧脑室前角相通,且脓肿已破入脑室。

入院第三天患者神志浅昏迷,左侧瞳孔散大,直径5mm,光返迟钝,故立即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脓肿穿刺抽出近ml白色无臭脓液,发现脓肿基底与前颅窝底的脑肿瘤紧密黏连,且复发后的肿瘤体积较大,突入鼻腔筛窦,与外界呼吸道开放,如果不同时把脓肿和肿瘤切除,且修补颅内外沟通的通道,术后极大可能会再次发生脑脓肿,所以王雄伟主任决定行显微镜下脑脓肿切除术+复发脑膜瘤切除术+前颅底重建术。手术历经8小时,且术后送检病理示脑脓肿、前颅底脑膜瘤。

术后予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控制血糖血压,监测感染指标以及脑脊液微生物检查。

术后第四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意识由术前浅昏迷好转为嗜睡、鼻饲饮食。在患者体温、血常规、血培养、脑脊液常规、生化及五次培养连续正常且趋于稳定后,于第六周逐渐停用抗生素,目前患者预后良好。

脑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炎、慢性肉芽肿及脑脓肿包膜形成,在脑内所形成的脓液腔或慢性肉芽肿。

病理过程

早期脑炎期(1~3天):急性炎性浸润,病灶周围水肿渗出

晚期脑炎期(4~9天):病灶中央开始坏死,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开始进入周边

早期包囊形成期(10~13天):坏死中心开始减少,包囊开始形成

晚期包囊形成期(14天以后):包囊成熟,脑胶质细胞增多

入侵途径和病原学

临床表现

脑脓肿的临床表现包括感染所致系统症状和脓肿所致占位效应。典型的三联征为头痛、发热和局灶神经症状。

并发症

1.脑积水

2.脑功能受损

3.脓肿破溃入脑室(死亡率可达85%)

4.病情突然加重,提示脑室膜炎可能

5.深部脓肿、多腔脓肿、靠近脑室壁(距离越近,破裂风险越大)病原学诊断培养:脓液(需要手术)、血培养、外周病灶(皮肤)腰穿:常规不推荐,除非临床怀疑脑膜炎或脓肿破入脑室,且无禁忌症:比如脑组织移位、凝血问题鉴别诊断在临床考虑脑脓肿时,需谨慎与其它颅内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如颅内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以及MRI(尤其DWI)的结果做出判断。治疗治疗方案:开不开刀?目前,手术+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占据了主流。对于特定患者和某些无手术条件地区,保守抗感染治疗也可取。疗程:治多久?

BSAC英国抗微生物化疗协会(BritishSocietyfor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BSAC)推荐:经手术完全切除的脑脓肿,抗菌治疗应达4~6周,穿刺抽吸者,应达6~8周,而单纯保守治疗者,疗程应更长。近年来,不断有研究通过密切随访头颅影像和临床表现、观察体温、CRP、血沉等指标,尝试缩短疗程或尽早改口服药物。

但究竟细菌性脑脓肿的治疗应该持续多长时间,有什么指标可以可靠地提示停药,均无强的循证医学依据。因此临床实践中,应密切结合患者实际,按临床反应和疗效决定疗程,尤其应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yf/11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