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后,请警惕这些疾病传染

2019-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作者

医院何鸽飞刘晓慧黄娟娟

上周推送了一篇汛后常识的文章。这一期,我们组织了医药专家团队,为各位送上洪灾后各类好发疾病和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由于内容较多,我们将会分为两期推送。

进入盛夏,湖南没有如期进入炎热的天气,反而天降暴雨,水围三湘,数百万人受灾。在三湘儿女齐心协力、干群携手之下,打赢了抗洪抢险的一战。如今洪水退去,大家都忙着建设家园。俗话说,大灾之后防大疫。洪水退去后1周左右正是传染病暴发的高峰,常见的有各种皮肤病、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呼吸道疾病和食物中毒等。为了让广大灾民在大灾之后能健康生活,我们特对于灾后需要急需处理的健康问题进行整理,以期让大家正确面对灾后的生活和预防。

一、皮肤病

由于雨水不断,很多市民出门都会换上凉鞋趟水,还不乏很多孩子去江边戏水。殊不知,戏水除了危险外,还会导致其他疾病。张大爷出门买东西,在趟水回家后,不仅左足背和小腿出现红肿,还出现全身高热寒战的症状。原来是因为污水中的细菌通过脚上的皮肤创口进入淋巴管,使张大爷患上了丹毒。据统计,皮肤疾病占洪灾后疾病总数的50%以上。常见的皮肤病有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等,如何预防和有效治疗,给大家提出一些建议:

1.手足溃烂常发生在手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人群,多见于手指、足趾间。趾缝间易浸渍发白、肿胀、破溃、糜烂,甚至皮肤剥离,伴有瘙痒,俗称为“烂脚丫”。除发生局部感染和溃疡,感染严重时,还有畏寒、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抵抗力差的人会发展成败血症。▼

治疗指导

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保持局部干燥;可在轻度糜烂处用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炉甘石粉、抗菌药软膏或外用激素涂擦,也可用3%~5%食盐溶液泡脚。感染严重时,应在医师指导下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2.皮肤癣病洪灾时为盛夏,由于所处生活环境温暖潮湿,因而各种癣病多发。▼

治疗指导

一般采用抗真菌外用药膏如克霉唑软膏、布替萘芬搽剂等,对局部轻度糜烂和渗出的癣,应同时使用含抗菌药物的癣药膏,避免细菌感染。

3.丘疹性荨麻疹洪水泛滥促进蚊虫滋生。蚊虫的叮咬可致四肢出现红色小丘疹及透明小水疱。▼

治疗指导

对于丘疹性荨麻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减轻症状,也可外用激素类药膏、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等。此外,使用蚊帐,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外用防护剂等可较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

4.湿疹多发生于双侧下肢。双腿长期泡在污浊的水中,易受各种微生物的侵袭,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渗出。▼

治疗指导

在下水前外涂防水油膏预防,劳作后可用1%的盐水浸泡小腿约半小时,然后再用清水洗净。治疗上可采用医院自制的消炎止痒洗剂湿敷,待皮损干燥后用激素类软膏外搽,还可口服清热祛湿解毒的中药。

5.脓疱疮是灾区儿童中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卫生条件较差,儿童缺乏清洁洗浴用水引起的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在面部和四肢以及躯干部位出现一个小水疱,很快疱内的液体变得浑浊,疱也变得松软,能看见明显的液平面。▼

治疗指导

可外用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百多邦软膏等,同时口服清热解毒祛暑的中药。

6.毛囊炎因为灾区卫生条件差,气候潮湿,毛囊炎易发生。▼

治疗指导

症状较轻的毛囊炎,注意个人卫生,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百多邦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多发性毛囊炎可同时口服清热解毒祛暑的中药。

趟水后怎么做?

如果不得已,非要涉水,在涉水前,双腿部涂上防水油膏,尤其是趾间。如果皮肤本来有创口,应先在创口处涂上抗菌药膏,有可能的话穿上高筒雨靴或套上厚实点儿的塑料袋,不要光足涉水。

外出回家后,应仔细冲刷双脚(最好用温水),再用干净的毛巾抹干,保持双脚干爽,或用适量医用酒精擦洗消毒。涉水的鞋子洗干净之前,尽量不要再穿了,尤其是有灰指甲、脚气、脚上有创口的人,更应注意保持足部卫生。如在涉水之后出现红斑、水泡、瘙痒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尤其是本来就有足癣或其他皮肤病的患者,千万不能凭经验用药。

二、肠道传染病

洪灾后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

1.感染性腹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俗称“肠炎”。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病从口入),少数由个体接触传播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诺如病毒等)。得了肠炎,大便稀而不成形,次数增加,每天数次至数十次,腹痛,呕吐,食欲不振,有的病人还会出现发热。▼

治疗指导

应及早就医,医师会给您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2.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恶性肠道传染病,传播快,可大规模流行,属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患者表现为严重的腹泻和呕吐,吐泻物为米泔水样,一般无腹痛、无发热,重者可发生失水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救治,可死于多器官衰竭。▼

治疗指导

患者应严格隔离,尽早就医。

3.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大便数量不多,常带有脓血和粘液),每天几次到十多次,里急后重(大便后仍有未解完的感觉)。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儿童,可以表现为发高烧、昏迷、抽风,却没有腹泻,病情凶险。▼

治疗指导

患了痢疾,病人应当严格隔离,尽早就医,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4.伤寒和副伤寒伤寒是经消化道传播而发生的恶性传染病。水源污染是洪灾后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该病起病慢,体温在发病4-5天后高热,持续1-2周以上,继而面色苍白,腹泻或便秘,肝脾肿大,在病程第二周可见玫瑰疹,部分病人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危及生命。▼

治疗指导

患者应迅速就医并隔离,予以适当抗菌药物及对症治疗。

5.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属于肠道传染病,食用病人粪便污染食物、水或接触污染物品可引起传播,甲肝往往起病较急,有发热、腹痛、腹泻、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功能异常等,初起时往往误认为感冒,容易被人忽视,部分病人出现巩膜和皮肤变黄及尿呈茶色及等症状。发病多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

治疗指导

患者应尽早就医,充分休息,予以护肝,退黄,降酶治疗。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九字经为“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同时应及时发现、诊断、治疗和隔离病人;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蝇,管理好人畜粪便和垃圾。

三.人畜共患性传染病

1.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遭遇洪灾后需要重点防范的传染病之一。因接触被粪便污染的疫水发病,家畜和鼠类、蛙类等是次要传染源。钩体病早期(3天内)症状主要是畏寒、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皮疹、鼻出血、腿软等;中期(3~14天)病情加重,会因钩体类型的不同、病人抵抗力不同而分别表现出四种类型:流感伤寒型、肺大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

防治指导

预防钩体病的措施主要是灭鼠防鼠、管理好家畜,以免畜尿污染水源。流行区经常接触疫水的群众要打预防针,患者必须隔离治疗至痊愈为止。同时,用石灰或漂白粉对病人粪尿进行消毒处理。

2.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出现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等临床表现,症状特点可总结为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脸部、颈部、上胸部红肿充血)。▼

防治指导

应采取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疫区灭鼠要在搞好卫生和防鼠的基础上,以药物毒杀为主,同时做好消毒和个人防护。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应抓好“三早一就”(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休息和就近治疗),特别应重视患者在发热时的治疗。

3.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接触含有钉螺的疫水而传播。急性期可表现为发热、血便。肝脾肿大、咳嗽、胸痛,血痰等症状;如急性期未发现、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多次少量重复感染等原因,逐渐发展成慢性,则可持续10~20年,症状轻重可有很大差异;晚期病人极度消瘦,出现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张。▼

防治指导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抗洪抢险等必须要接触疫水时,下水前需涂抹防护油或穿防护靴、衣、裤等;如因各种原因接触疫水,怀疑感染血吸虫病,请及时和血防站联系,寻求进一步处理。

4.疟疾

疟疾典型的疟疾症状有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和出汗间歇性发作,整个发作历时6~10小时,发作多见于午后和傍晚。发作间期患者自觉良好,体温正常范围。有的一天发作一次,有的隔天发作一次。主要由蚊子(按蚊)传播的。▼

防治指导

疟疾患者应尽早就医,接受抗疟药物治疗。积极治疗疟疾患者,做好各种防蚊灭蚊措施,如使用纱窗、纱网、蚊帐和各种防蚊灭蚊药物,是有效预防疟疾传播的措施。

未完待续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杂志征订方式

定价:15元/期,订阅元/年。

1.扫一扫在线订购《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全年杂志。

2.您还可以致电-征订。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也可以获取杂志征订链接喔~

编辑:Cherry~喵小葱

赞赏

长按







































哪家医院能治愈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ppq.com/nbby/94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