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智力残疾预防,人人都该看
2018-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每年的7月20日是专为智力残疾人设立的全国特奥日,因此今天给大家讲讲,关于智力残疾预防的那些事儿。
-01-
什么是智力残疾?
智力残疾(mentalretardation)又被称为智力落后、智力障碍、智力低下等等。
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一般智商在70(或75)以下即为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伴有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
-02-
如何诊断智力残疾?
智力残疾诊断的两个特点:一是智力低下;二是社会适应不良。
诊断时应把握这两个特点。诊断智力残疾要明确起病的时间界线在发育成熟前,一般定为18岁以前起病。智商一般低于70。
在诊断中需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如能查明病因其诊断不可只按症状单纯诊断智力残疾,应与原发疾病的诊断并列。
-03-
智力残疾主要致残因素是哪些?
智力残疾致残因素复杂,至今尚有40%因素不明。已知的常见致残因素有如下几种:
01
先天因素和妊、产期因素。在智力残疾中有73%是由此类因素引起的。
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临床常见于先天愚型;单基因遗传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苯丙酮尿症;多基因遗传病,如不能生存的无脑儿到隐性脊柱裂均属此类;母子基因不合而引起胎儿脑组织损伤。
宫内感染因素。常见的妊娠头三个月内孕妇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弓形体病、梅毒等,不仅可致胎儿智力残疾,还可致畸形。
孕妇营养不良或者缺碘,易生出早产儿,胎儿在宫内发育不良。
产伤造成脑损伤、颅内出血,亦可致智力残疾。
02
脑系统疾患因素。约有68%的智力残疾是由脑系统疾患引起的。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如果贻误了治疗时间,会留有严重的后遗症,造成智力残疾。
流行性乙型脑炎。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患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都易留下较严重的后遗症,对智力影响严重。
结核性脑膜炎。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有严重后遗症:脑积水、去大脑强直等都严重影响智力,是智力残疾的重要致残因素之一。
脑积水与颅缝早闭,都致智力残疾。
颅脑外伤,受伤的程度决定智力残疾的轻重。
脑血管意外,后果往往是偏瘫、痴呆等。
03
社会心理因素。
如近亲婚配,他们所生的后代如能存活,多数智力落后。
牛乳哺育的婴儿,智力致残的比率高于母乳哺育者。
孕妇饮酒吸烟会致“胎儿酒精综合征”,直接造成胎儿宫内发育不良。
老年人也同样有社会心理问题,他们感到孤独,自认为是“没用的人”,这会加重老年人的心理负担,以致造成失眠、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
04
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是慢性脑器质性综合征,属老年期精神障碍,是一组多数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痴呆,病理改变为大脑萎缩和变性。
-04-
智力残疾如何预防?
看到这么多智力残疾致残因素,很多人都是害怕、担心、恐惧……
但其实很多智力残疾是可以预防的。
01
提倡优生,防止劣生
开展遗传咨询、婚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
对高龄孕妇(35岁以上孕妇)、已生过先天愚型儿、无脑儿或脊柱裂等畸形儿的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过大剂量的放射线、化学毒物、受到病毒感染或服过对胎儿有害的某类药物者、某些慢性病、代谢病的孕妇,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肝炎、肾炎等、夫妇一方为遗传病异常核型携带者、原因不明的流产、早产史者,羊水过多者,近亲婚配者,以及医师发现可疑问题的孕妇等进行产前诊断。
02
防治各种脑科疾病和脑外伤
儿童期主要是加强各类脑炎、脑膜炎的防治。近年来我国儿童已普遍接种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这两种严重威胁儿童生命的脑炎及脑膜炎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
结核性脑膜炎仍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但只要认真接种卡介苗,积极正确地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也可以不留后遗症。此外还要防止头部外伤及穿通伤。
青年期主要是预防意外事故。脑外伤者多为青年人,多因工伤、交通、运动及其他意外伤害引起
老年期主要是防治脑血管意外、创伤(包括身体创伤和精神创伤)。对老年人除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外,还应进行日常生活起居的教育,如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防止滑倒、劝老年人戒烟酒以防脑溢血等。同时应注意调整老年人的饮食结构,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调整进餐次数,多吃青菜、水果,以保证大便通畅。
03
加强心理咨询,改善生活环境
心理咨询是指对健康或生活上处于逆境或存在问题者,从心理卫生知识上给予帮助和指导。通过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心理卫生水平,进行合理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就可能使产生性格障碍、神经症、心理疾病和反应性精神病的机会大大减少。通过心理咨询、指导,可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与锻炼完整健康的人格。
改善人的外界自然环境。如注意改善居住环境,防止噪音和环境的污染,为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我国,优越的社会制度,优良的传统美德,为人们建立和睦融洽的社会关系创造了条件。要互爱、互助、互相谦让、互相支持,特别是家庭内部,更要创造和谐、轻松的气氛,互相关心,互相体贴,使生活美满、幸福。创造宽松的工作、学习环境,减少或消除不良的刺激,防止心理创伤,预防精神病发生。
04
加强医疗保健监护
实行计划免疫,预防各种疾病;对家族中有精神病者的或有遗传倾向者作定期体检及心理咨询,对可能导致精神病的不良生产或生活环境要进行改善;教育个人要对精神病心理采取预防措施,如要心胸豁达、情绪乐观、生活有规律等。
05
积极防治精神病及脑部外伤和其他脑病
首先,对于精神病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特别是发病率高,又以慢性起病最多的精神分裂症,必须抓“三早”和攻“三关”。“三关”,即病因关、早期诊断关、根治关。这是防止精神病致残的重要环节,也即一级预防。
其次,预防各种颅脑损伤和其他脑病,也是预防精神残疾的一个重要方面。
-05-
家长在智力残疾儿童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