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医学精要带状疱疹疼痛相关护理
2022-6-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大多数患者伴随有急性疼痛。这种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在部分患者不能消退,如果持续存在可被诊断为疱疹后神经痛(PHN)。
带状疱疹重要的流行病学特点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增高。带状疱疹的患病率在细胞免疫抑制的患者更是显著增加,诸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携带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癌症患者、器官移植患者(特别是骨髓移植患者)、免疫性疾病以及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
带状疱疹的疼痛表现具有多样性。大多数患者的皮肤疼痛多发生在特征性的单侧疱疹出现之前,在几乎所有的病例中,疱疹出现前几天即开始有皮肤疼痛的前驱症状,但在部分患者中有前驱疼痛的患者在7~天后才出现疱疹,胸部皮区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受累区域占总病例数的50%~70%;脑神经(特别是三叉神经眼支)、颈部及腰部皮区分别占10%~20%;骶部皮区占2%~8%,皮疹在几天后变成为水疱,然后结痂,在2~4周后结痂脱落。
在大多数患者,受累皮区的疼痛通常伴随着疱疹的发生。没有典型疼痛的前驱症状的患者,皮疹开始出现时或者稍后感觉疼痛,在大多数病例,带状疱疹的急性疼痛在疱疹愈合之前或者稍后逐渐消退。严重的带状疱疹急性疼痛妨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需要伴有相应的大量镇痛药物。
除了急性疼痛之外,带状疱疹还包括神经功能障碍和眼部、皮区、内脏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类型包括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脑神经炎、横贯性脊髓炎、脑膜脑炎、大脑血管炎、眼部疱疹后脑卒中,眼科并发症报道占疱疹病例的2%~6%,包括角膜炎、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全眼球炎和青光眼,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是带状疱疹并发症的最大的风险。
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4点,比如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用手搔抓皮肤;增加饮食营养;并卧床休息。因为带状疱疹是非常复杂的疾病,为了避免病情的加重,平时在生活当中,就要多加注意防止细菌的感染,注意自身的清洁和卫生。
带状疱疹是目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但是日常护理也是尤为重要的环节,护理不好就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时间。带状疱疹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发病时产生的症状。那带状疱疹的护理包括哪些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带状疱疹的4大调理方法。
一、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运动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自愈能力,患者应坚持户外运动。不过运动不宜过于剧烈,只要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大汗淋漓,否则会影响疾病的发展。例如广播体操可以在家里或户外进行,操作简单方便。
二、避免搔抓
带状疱疹可引起局部皮肤瘙痒,此时患者不应用手抓挠患处,无论洗手与否都不要抓挠患处,否则会导致局部细菌感染,加重带状疱疹的症状。
三、增进营养
老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多吃豆制品、瘦肉或鱼类等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因为食物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保证充足的营养可以预防和治疗,与带状疱疹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疾病,也可以加速疾病的恢复。但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或腥味食物,同时要远离烟酒。
四、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可减轻带状疱疹的压迫,缓解带状疱疹的症状。所以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同时也要保证床褥的清洁卫生,要经常清洗床褥,内衣也应及时清洗,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综上所述,带状疱疹属于非常复杂的疾病,是由病毒感染且侵犯神经而引起的,可在体内生长和繁殖,以此来加重病情,所以患上医院治疗,积极的配合医生才能缩短疾病的治愈过程。另外,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防止细菌的感染,避免患处受到摩擦,防止患处部位的水泡破裂。
在生活中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且注意合理膳食,增强身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注意个人卫生。不要接触带状疱疹患者的皮肤,不要与带状疱疹的患者共用毛巾或者贴床单等身物品。
季节变化或者天气寒冷的时候要注意保暖,预防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给幼儿期的孩子及时接种水痘疫苗,可以从根本上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预防其成年以后患带状疱疹。
积极治疗糖尿病、HIV病毒感染等基础疾病,也有利于预防带状疱疹。
(供稿:疼痛科吴桃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